原標題:近8800萬元破WTT賽事門票銷售紀錄,激活全區消費總額近3.2億元 京西石景山動感乒乓颳起文旅旋風
動感的乒乓小球,颳起了大大的活力旋風。
2025年是WTT中國大滿貫在石景山區首鋼園舉辦的第二年。相比首屆,2025年賽事的帶動效應更加強勁。數據顯示,WTT中國大滿貫2025賽事直接收入近1.54億元,累計售出門票超8.8萬張,實現門票收入近8800萬元,同比增長54.3%,創WTT賽事門票銷售紀錄。
石景山區隨着賽事火爆出圈,法海寺、首鋼園、永定河整合為球迷津津樂道的話題,從“觀看一場賽、玩遍一座城”到“因為一場賽,愛上一座城”。雙節前五天,全區文商旅體消費總額近3.2億元,賽事經濟充分激活,國球與城市復興新地標相互成就,為北京建設“國際賽事名城”貢獻“石景山樣本”。
賽事燃:“乒乓福地”閃耀中國紅
10月5日晚,王曼昱、王楚欽分別摘得女子單打和男子單打項目冠軍,WTT中國大滿貫圓滿落下帷幕。此次國乒盡遣主力,在比賽中氣勢如虹,連續第二年包攬五冠,石景山首鋼園再次成為中國隊“乒乓福地”。WTT賽場內外閃耀中國紅,成為假期中生動的節日寫照,北京這座城市又一次書寫了關於國球的輝煌記憶。
回顧這屆賽事,賽場觀眾“十一”當天齊聲高唱《我和我的祖國》,抽籤儀式別出心裁設在模式口法海寺,大滿貫公園球員見面會火熱現場等,很多場景給人留下難忘的回憶。“本屆中國大滿貫在總結2024年辦賽經驗的基礎上,有了全方位提升。它已經成為WTT賽事日曆上最大型、最重要的比賽之一。”國際乒聯首席執行官、WTT世界乒聯首席執行官史蒂夫·丹頓説。
相比2024年首屆賽事,2025年WTT中國大滿貫發生了不少變化。丹頓表示,“八極場場館2024年只開放了三面看臺,今年則是全部四個區域,這樣就能使更多人來到現場觀賽。今年大滿貫公園離賽場更近,項目和活動也非常豐富,氣氛非常好。”
作為文商旅體深度融合的嘗試之一,2025年的賽事抽籤儀式首次走出比賽場館,設在模式口法海寺的大雄寶殿前舉行。六百年“壁上丹青”遇見“乒乓激情”,既是歷史和現代的一次有趣對話,也是傳承與突破的一次跨界交流。不少外國選手感嘆“感受到東方魅力”。
“三冠王”王楚欽也對抽籤儀式的地點印象深刻,在後來的採訪中,他特意提到法海寺,稱自己被這處擁有悠久歷史的名勝深深打動。“參觀了中國比較有名的一些歷史名勝,受到震撼和鼓舞。”他表示,雖然沒有太多時間外出走訪,但仍在短暫的經歷中體會到了這片區域的獨特氛圍。
城市熱:賽事經濟火遍全城
對於球迷李園園來説,這些變化帶來的是切切實實的快樂體驗。她和朋友都是王楚欽、孫穎莎的球迷,一位在河南上學,一位在深圳上學,因為乒乓球在網上相識,成為好友,“十一”期間舉辦的本屆WTT賽事,成為她們線下相聚的最佳理由。雙節的前五天,她們每天都來大滿貫公園,購買肖像球、球衣球服、紀念徽章,還在球員見面會上收穫了梁靖崑的簽名合影。
“這不是我第一次來首鋼了,去年WTT我也來過,感覺今年的賽事氛圍更濃厚,球迷更多,我也花了更多時間認真體驗首鋼園,感受這裡濃濃的工業風。”李園園説。
她們是眾多球迷的縮影,作為賽事的“第二現場”和全齡游客的乒乓樂園,大滿貫公園在2025年賽事期間表現搶眼:公園累計入園人數突破10萬人次,遠超2024年同期的4.22萬人次,增幅達137%;消費額突破1000萬元,其中賽事特許商品總銷售額突破300萬元,同比增長152%。
賽事的熱度火遍了首鋼園內外。距離賽場最近的六工匯商場,“十一”期間客流不斷,一家餐廳工作人員説:“‘十一’客流比平時多了2倍還多。”六工匯整體客流同期提升57%,特別是WTT票根及寵粉套餐活動,帶動銷售額較2024年同期提升115%。
國慶節新開業的融石廣場(R+生活中心),十余家首店首發亮相,涵蓋機器人集合店、德式麵包房等精品商戶,吸引了大量年輕群體前來體驗。賽事期間,首鋼園日均客流量達12.4萬人次,較2024年日均7萬人次接近翻番;累計消費額突破4100萬元,較2024年同期增長近50%。
永定河畔、石景山下,全是人們松弛休閒的身影,藍天白雲下,石景山功碑閣、首鋼冷卻塔與永定河交相輝映。很多游客感慨,“原來石景山區真的有座石景山,景色這麼美,應該早點來。”賽事期間,“兩園一河”永定河集、火車餐廳等新消費場景客流量累計近4萬人次。
抽籤儀式所在的模式口法海寺,壁畫真跡預約也是天天爆滿,球迷追隨球星們的腳步,來到大雄寶殿前感受廟宇的古樸清幽,參觀壁畫真跡驚嘆古代畫師精妙的技法,游覽街區感受滿街文創驚喜。
服務暖:着眼細節展城市溫度
這些變化的背後,離不開石景山區圍繞賽事籌備開展的深度探索。為了做好賽事服務,石景山區在賽前提出了“有球必應,石分寵你”的口號,從交通、餐飲、酒店、票根經濟等領域的細節處着手,開展十項舉措全面提升球迷觀賽體驗,展現城市的溫度與包容。
賽事期間,噴塗為橙黑配色的球迷巴士,成了城市街頭一道亮麗風景。免費巴士串聯起模式口、喜隆多等六大商圈景點,方便球迷在觀賽之餘體驗石景山的文化和商業活力。首鋼園內,11輛小鋼電接駁車每天不間斷運作。自9月25日運作以來,球迷巴士和接駁車累計發車近770班次,運送近2萬人次。
賽事組委會還協調開放首鋼園4處免費停車點位,共提供車位2990個,並推動全區20個停車場為持票球迷提供優惠;在地鐵站和場館周邊增加800余輛共用單車,方便球迷“最後一公里”出行。
賽場內外,一處處服務細節提升,讓球迷倍感溫暖。場館外新增存包服務、簡餐飲品,解決球迷的後顧之憂;為殘障人士開設無障礙通道和“一對一”志願者服務,讓觀賽之路暢通無阻;112間乒乓主題客房帶來沉浸式賽事體驗,覆蓋京津冀的“票根經濟”與300萬元消費券,將以賽惠民落到實處;800余名志願者和公共文明引導員堅守在崗,負責秩序維護、資訊諮詢、文明宣傳等,讓文明引導與志願服務成為新風尚……“這回全世界都知道石景山了!”“石景山是個好地方!”暖心服務贏得了球迷網友熱情點讚。
石景山區副區長鐘棉棉表示,接下來,該區將以國家體育消費和賽事經濟試點城市建設為契機,立足“雙奧之區”資源稟賦,通過引進一批國際頂尖品牌賽事,舉辦一批全國高水準專業賽事,培育一批自主品牌賽事等舉措,不斷擦亮“京西有驚喜,大賽石景山”的品牌,持續激發賽事經濟新動能,助推區域經濟高品質發展。(孫雲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