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北京市第29期局級領導幹部研修班舉辦“踐行人民城市理念 探索超大城市治理的北京路徑”主題學員論壇。論壇聚焦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城市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學員、教師、專家同題共研,緊扣建設現代化人民城市目標、內涵、任務,結合工作實踐,交流經驗,碰撞思想,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好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精神和市委有關部署要求深化理論探討、開拓工作思路。
圍繞中央城市工作會議明確的建設現代化人民城市“創新、宜居、美麗、韌性、文明、智慧”6個方面的內涵,學員們深入討論,既分享經驗,又提出問題。市交通委副主任趙子龍説,交通是現代化建設的“先行官”,是首都的“生命線”。北京大力推動交通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需要在發展模式、管理方式、治理思路等方面持續創新、深化改革,做到規劃聯通、機制暢通、治理貫通,實現“人享其行、物暢其流、安全通達”的目標。門頭溝區委常委朱凱圍繞韌性城市建設,結合門頭溝區抗擊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和災後重建工作,就指揮調度體系、基礎設施韌性、監測預警能力、基層規範化建設等方面分享實踐經驗,認為防災減災和應急管理能力應成為基層幹部的必修課和基本功。現代化城市建設離不開科技賦能,北方工業大學副校長王力認為,新時代需要充分利用大數據、AI、自動控制等技術優勢,為城市動態風險的預防、識別、量化、處置提供科學化手段,建設數智韌性城市,進一步提升城市安全水準。北控集團副總經理殷娜介紹,北控集團服務首都90%燃氣供應、80%城市道路規劃設計、40%軌道交通規劃設計、90%城區水廠規劃設計,基於這些行業數據,將開發一系列城市智慧管理系統,整合智慧裝備體系,為現代化城市管理提供抓手。論壇特邀嘉賓、市規劃自然資源委副主任楊浚提出進一步推動規劃改革向更高能級、更高品質、更高效率深化,以適應城市有機生命體的系統性、複雜性新要求,實現更有凝聚力的發展。
圓桌論壇環節,學員們以具體事例切入,開展交流討論。市政府參事室主任蘇健以豐富的案例探討如何圍繞社區發展、合作共治開展“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為協商民主在基層治理中的場景、過程和內容等新需求搭建平臺。東城區副區長蘇昊以東城區老舊電梯更新為例,從基層治理的視角,分享如何通過解決百姓最迫切的訴求,進一步發揮社區、物業的作用。經開區紀檢監察工委書記張斌介紹了經開區在智慧城市建設中的示範經驗,AI巡檢無人車實時監測道路破損、自動駕駛環衛車全天清掃等“科幻”場景在經開區已成為現實。首都體育學院副院長左偉從“主動健康”的角度,提出將體育運動、城市體育空間建設與主動健康理念深度融合,解鎖超大型城市健康治理新路徑。京能集團副總經理張鳳陽對北京的美麗城市建設作出展望,他提到,“十五五”期間,京能集團計劃新增電力裝機2500萬千瓦,絕大部分是綠電基地新能源項目,建成後預計將為北京每年輸送綠電400億千瓦時。
點評環節,市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市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周浩説,學員論壇緊扣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精神,發言精彩、引人深思,體現了新時代黨員幹部在推進超大城市治理現代化中的使命意識與創新思維,需要進一步學以致用、用以促學、學用相長,把學習成效轉化為推動工作的強大動力。市委黨校公共管理教研部副主任楊旎鼓勵學員深入研究北京超大城市治理的減量高質發展,加強頂層設計、推動基層創新,處理好城市秩序與社區活力、歷史傳承與現代發展的關係,不斷貢獻超大城市治理的中國智慧、北京樣本。
市委黨校(北京行政學院)校(院)領導充分肯定學員論壇的意義,認為論壇緊扣現代化人民城市的目標任務,圍繞數智賦能、交通建設、城市更新、安全韌性、綠色低碳、人民健康等方面進行交流分享,成果豐富。希望學員們聚焦黨和國家中心工作、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社會熱點難點問題深入調研,參與決策諮詢,推動成果轉化,為以首善標準做好首都城市工作凝聚更多智慧和力量。(朱凱 李軼 張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