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京參加義務植樹活動,併發表重要講話。首都幹部群眾紛紛表示,將牢記總書記的囑託,更加注重“提質”“興業”“利民”,共同建設美麗北京。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每年都會親手栽下新綠。人民領袖身體力行,極大鼓舞了基層幹部群眾的幹事熱情。
“總書記年年來北京植樹,傳遞出綠色發展不放鬆的鮮明信號,體現了黨和國家對生態文明建設一以貫之的重視。”朝陽區園林綠化局黨委書記、局長郝寶剛説,“三綠”並舉是總書記給我們提出的課題,“提質”“興業”“利民”是總書記為我們指明的方向,“我們更有信心、更有決心,打造森林環抱、公園相伴、場景交融、多彩繁花的花園朝陽。”
密雲霧靈山林場地處燕山山脈腹地,是首都重要的生態屏障,護林員馬志紅守護這裡的草木超40年。在新聞聯播中,她聆聽了總書記的重要講話。“‘要一代接着一代幹下去’,總書記這句話讓我們深受鼓舞,感到責任重大。”馬志紅説,林場裏有着數不清的珍稀動植物,是生態文明建設和生物多樣性的有力見證,“我們要繼續守護好山林,讓這份生態家底代代相傳。”
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也觸動了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高級工程師梁好。“攻克科學難題與生態建設有相似之處,都需要一代又一代人堅持不懈地努力。”他説,近期,高能同步輻射光源項目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我們搞科研也像栽小樹,要不斷攻堅克難,孕育新的希望。”
“提質”“興業”“利民”,總書記提到的三個關鍵詞讓廣大幹部群眾印象深刻,也為大家下一步的工作指明瞭方向。
讓森林更健康。北京城市副中心肩負着建設“國家綠色發展示範區”的重任。通州區園林綠化局副局長高琼説,以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引,副中心將在夯實生態基底的基礎上,加強潮白河、大運河等水系生態景觀建設。房山區園林綠化局黨組書記、局長王紅英説,將以西山登峰攬勝森林步道和大學城綠道為示範,抓好10.22萬畝森林健康經營。“我們將以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引,不斷擴綠、興綠、護綠。”石景山區園林綠化局黨組書記、局長宋菁慧説。
讓林草能興業。近年來,延慶區積極探索“林業+”融合發展新路徑,積極推動林業與文旅、體育、康養等産業跨界融合,大力發展森林旅游休閒産業。“總書記重要講話為新時代生態建設錨定了航向,讓我們林業工作者備受鼓舞,也深感責任在肩、使命如山。”延慶區園林綠化局黨組書記、局長馬向東表示,延慶將進一步激發林果産業活力,推動森林經濟多元化融合,讓全民共用綠色發展成果。
讓綠化更利民。現場聆聽了總書記的講話,豐台區宛平街道黨工委書記孟丹被“利民”二字打動,“今年,我們要培育居民身邊的百草園和百花園。”海淀市政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莘雪林説,作為城市綠化美化的主力軍之一,海淀市政集團也將把“利民”理念貫穿到市政服務全鏈條。西城區園林綠化局黨組書記、局長劉軍良説,西城將圍繞服務保障首都核心功能,高標準紮實推進口袋公園、全齡友好公園和立體綠化美化建設。
2025年習近平總書記的植樹點位於永定河畔。經過幾年治理,北京母親河變得水清岸綠,蜿蜒的河畔綠道正在建設。
齋堂水庫位於永定河山峽段,水庫管理所所長劉波在現場聆聽了總書記的講話。“這是一次思想上的洗禮,讓我對生態建設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劉波説,今後,他將把這些感悟融入水資源保護、防洪管理、水土保持等工作中。市水務局水資源管理處副處長王振宇説,總書記的講話讓他充滿了責任感、使命感,“我們將提高水資源管理工作的科學性、精準性和有效性,持續推進河湖生態環境復蘇。”
植樹造林非一日之功。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義務植樹是全民行動,要一代接着一代幹下去。要增強責任意識,創新參與方式,強化服務支撐。
從前,首都全民義務植樹的盡責形式較為單一,如今發展到了全民參與、全年盡責,共有8類47種盡責形式。“我們不斷豐富盡責形式,推動全民義務植樹走深走實。”市園林綠化局副局長、一級巡視員廉國釗説,黨的十八大以來,本市累計5000余萬人次參與全民義務植樹。如今,全市公園達到了1100個,2015公里京華綠道串聯了生態、生産與生活。“我們將牢記總書記的囑託,推進全域綠化彩化立體化,將生態建設成果轉化為市民可感知、可觀賞、可融入的幸福體驗。”順義區園林綠化局綠化美化服務中心主任龐麗説,沿着總書記指引的方向,順義以林長制為支撐,全區已建成12個各級“網際網路+全民義務植樹”基地。
農業綠色發展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市農業農村局生態建設處處長肖長坤説,近年來,本市積極發展種養迴圈農業,推動投入品減量化、生産清潔化、廢棄物資源化、産業模式生態化、産品優質化,大力推動農業發展綠色低碳轉型。“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深入落實總書記要求,依託有關支援政策,持續探索推進鄉村綠色美化低碳化發展新路徑,為美麗北京建設貢獻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