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業園區、倉儲物流、保障房這些動不了的基礎設施,也能盤活成為可上市的金融産品,定期收益分紅。目前,北京累計共有11個基礎設施公募REITs(不動産投資信託基金)項目成功發行上市,項目總募集資金規模約235億元,分別佔全國項目數量的17.2%、募集資金規模的13.8%,發行上市數量和募集資金規模持續位居全國前列。
盤活存量資産帶動企業再投資
從把商業衛星送上天的銀河航太,到讓刷臉解鎖更順暢的曠視科技,再到讓語音智慧起來的雲知聲……京城西北,天壇傢具老廠房騰退轉型的金隅智造工場已經成為獨角獸企業的大本營。
2025年2月,金隅智造工場REIT項目以“全國首單城市更新産業園REITs”的身份成功上市。凈回收的6.7億元資金將用於金隅工研生命科學創新中心、懷柔金隅興發科技園兩個項目。“回收的資金有助於加大重點領域的建設投入,推動存量工業廠房盤活改造升級,形成‘資産盤活-資金回籠-再投資’的良性迴圈。”該項目負責人説。
基礎設施公募REITs通過發行介於股票和債券之間的新型投資品種,依託資産證券化將具有收益穩定、抗周期性的不動産項目轉化為標準化、可上市交易的金融産品。“這類産品為投資者提供了高現金分紅、風險中性、流通性強的不動産投資機會,同時成為深化基礎設施建設、盤活存量資産、改善投融資結構的關鍵工具。”市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説。
結合基礎設施REITs領域不斷拓展,北京持續在各新領域創新突破,已上市項目分別為倉儲物流、生態環保、清潔能源、保租房、消費等領域全國首單(批)上市項目。
助民營企業提升市場認可度
一年前,以北京城市核心商圈內四個成熟穩定且具有競爭優勢的商業物業為底層資産的物美消費REIT上市,成為全國首批消費類基礎設施REITs之一。
對於企業而言,基礎設施公募REITs通過資産證券化將企業存量資産轉化為標準化金融産品,實現資産上市,以市場化定價和流動性提升實現資産價值重估,提升資本市場對企業的認可度。物美消費REIT、聯東産業園REIT這兩單民營企業項目,就是通過公募REIT上市,有效提升了資本市場對企業的關注及認可。
與此同時,由於存在分紅機制和基金産品的資訊披露機制,基礎設施公募REITs可以助力項目通過市場化方式實現降本增效。以北京保障房REIT項目為例,公開市場監督與合理激勵機制的雙重作用,可以增強底層資産運營管理的規範性和透明度,促使企業不斷提升運營管理水準和服務能力。
重點儲備數據中心等新基建
很多基礎設施年頭久,在盤活過程中需要直面歷史遺留問題。問題解決不好,便會影響上市進程和後期運營。為此,北京成立由發改、證監、金融監管等部門共同參與的工作專班,服務保障項目發行上市和運營。
中金公司舉例,某産業園公募REIT項目的底層資産是存量工業用地盤活建設的産業園區,也是服務科技創新企業的代表性園區。行內人都知道,從合規手續上看,盤活低效工業用地的項目要比直接通過出讓方式獲得土地使用權的項目更加複雜。對此,企業在北京市REITs專班的協助下完善因歷史原因導致缺漏的手續,為存量工業用地盤活項目發行公募REITs打造了市場標桿。
中航綠能REIT項目是我國首批公募REITs試點項目之一,也曾面臨建設期遺留的投資管理手續等複雜問題。從2020年申報發行時,專班就&&協調各有關委辦局解決項目補辦手續問題,確保項目符合申報條件。
“本市基礎設施公募REITs項目徵集通道常態化開啟。”相關負責人説,將推動更多項目發行上市。近日,本市基礎設施公募REITs意向儲備項目啟動徵集,此次徵集將對人工智慧、數據中心、智慧城市等新型基礎設施和科技創新産業園區、養老、清潔能源等領域項目進行重點梳理儲備。(曹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