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市數字經濟增加值達2萬億元

日期:2025-01-16 10:13    來源:北京發佈

分享:
字號:        

1月15日(星期三)下午,北京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組織召開第一場新聞發佈會,主題為“深化改革促發展”,介紹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繁榮發展首都文化、優化營商環境、“兩區”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數字經濟和産業發展、接訴即辦改革等方面重點內容。市委宣傳部、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商務局、市政務和數據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情況並答記者問。

1月15日(星期三)下午,北京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組織召開第一場新聞發佈會,主題為“深化改革促發展”,介紹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繁榮發展首都文化、優化營商環境、“兩區”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數字經濟和産業發展、接訴即辦改革等方面重點內容。市委宣傳部、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商務局、市政務和數據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情況並答記者問。

  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劉維亮:

  近年來,北京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推進數字經濟創新發展的系列工作部署,積極把握世界經濟數字化轉型的變革趨勢,緊抓人工智慧“關鍵變數”,全面打造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2024年全市數字經濟增加值達2萬億元,同比增長7.5%左右,有力支撐首都高品質發展。特別是資訊軟體業,2024年營業收入突破3萬億元,躍升為全市第一支柱産業。

  具體來説,主要有以下七個方面成效:

  一是數字産業化釋放新動能。我們將人工智慧作為數字經濟的核心驅動力,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産業集群。北京現有人工智慧企業超2400家,核心産業規模突破3000億元。全市105款大模型通過中央網信辦備案,佔全國近四成。全國首個元宇宙數字體驗綜合體落地首鋼園;啟用北京數字人基地,全市數字人企業已達2805家。北京海淀人工智慧集群獲評人工智慧領域全國唯一的國家級先進製造業集群。

  二是産業數字化拓展新場景。我們加快推動數字技術賦能製造業、金融、貿易、農業等千行百業。推動581家規上製造業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達標,GE醫療北京基地獲評中國醫療設備製造領域首座“燈塔工廠”,新增9家國家級智慧製造示範工廠。全市金融科技企業達到1785家,市管企業數字人民幣交易規模超190億元,全市數字廣告業産業規模超過1500億元。建成北京跨境電子合同簽署平臺,累計接入認證企業14000余家。

  三是數字技術創新實現新突破。聚焦基礎軟體、腦科學、人工智慧等重點領域,加快關鍵核心技術突破。統信軟體發佈具有大模型底層能力的國産作業系統。部市共建具身智慧機器人創新中心,自主研發的最新一代通用機器人母平臺“天工”,實現了全地形泛化移動能力。人工智慧大模型技術緊跟國際前沿,豆包大模型在多個主流模型能力評測中對齊GPT4.0水準,Kimi支援上下文窗口長度率先達到200萬字,生數科技發佈國內首個文生視頻模型Vidu,快手支援生成2分鐘超長視頻。

  四是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取得新成效。發佈《北京市算力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方案》,新增智慧算力8620P,累計算力規模超2.2萬P。建設“光網之都,萬兆之城”,新建5G基站2.6萬個,每萬人擁有5G基站數量全國第一。推動5G-A、F5G-A試點示範,建成5G-A基站1.2萬個。促進工業網際網路發展,累計接入二級節點數量129個,位列全國第一,新增標識解析量88億次,新接入企業1000余家。商業星座建設穩步推進,在軌衛星數量達100顆。

  五是數據要素市場打造新樣板。編制數據要素頂層規劃,獲批建設“一區三中心”,即:國家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綜合試驗區(北京)、國家數據管理中心、國家數據資源中心和國家數據流通交易中心。北京數據基礎制度先行區形成積極示範效應,匯聚100余家企業,建成全國首個人工智慧數據訓練基地。北京國際大數據交易所累計數據交易規模已達59億元。全市已有28家企業完成數據資産入表,合計金額超7.7億元。

  六是標桿示範工程展現新亮點。注重發揮標桿的突破帶動效應,出臺地方性法規《北京市自動駕駛汽車條例》,打造高級別自動駕駛示範區,完成600平方公里設施智慧化部署,全市自動駕駛測試總里程數累計超過3200萬公里。“京通”移動端上線服務233項,累計接入服務超過1000項,上線個人和企業電子證照226種。全市統一預約掛號平臺涵蓋全部二級及以上醫療機構近300家,全年累計服務2.5億人次。“數字中軸”數字化項目助力北京中軸線成功申遺。

  七是數字經濟對外開放邁出新步伐。成功舉辦2024全球數字經濟大會,發佈合作協議、行動計劃、標準指南等成果近200項,推動10個數字經濟領域合作項目在京落地,全球數字經濟夥伴城市新增9個、累計已達30個。打造全國首個數字經濟企業出海創新服務基地,吸納70余家專業團隊進入運營服務體系,促成基地入駐企業産品出口非洲“首訂單”。北京成功入選全國首批增值電信業務擴大對外開放試點城市。

  2025年,我們將加力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加快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多維度推動數字産業化和産業數字化,實現數字經濟增加值增速8%,佔GDP比重超過45%的年度目標。重點實施“五項行動”:一是實施“人工智慧+”行動。支援人工智慧大模型迭代升級,推動建立人工智慧自主可控技術創新體系。制定人工智慧賦能新型工業化相關政策措施,面向醫藥、汽車、材料、軟體、電子等10個重點領域,積極推進大模型應用落地,形成一批高品質行業數據集。二是實施示範標桿引領行動。面向超大城市治理和高品質發展場景,謀劃有影響力和帶動性的標桿工程。推進高級別自動駕駛示範區4.0階段建設向中心城區、平原新城延伸。舉辦機器人“一會一賽”,即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和機器人半程馬拉松比賽,打造“機器人應用之都”綜合示範工程。加快建設6G實驗室。實施超高清視頻“超現場”示範工程。三是實施基礎設施提升行動。實現5G/5G-A輕量化基站連續覆蓋。統籌做好國産算力晶片供應保障,全市智算供給規模累計達到4.5萬P。推動各區政務外網管理部門完成IPv6改造。四是實施數據要素價值釋放行動。高標準建設國家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綜合試驗區,加快數據基礎制度體系創新優化。提升北京國際大數據交易所市場化運營管理水準,持續推進數據資産化。促進公共數據共用開放和授權運營,培育壯大數據要素産業。五是實施數字經濟“走出去”行動。高水準舉辦全球數字經濟大會,加快打造北京數字經濟企業出海創新服務基地,在數據跨境交易、數字化方案走出去等方面持續用力,以開放促發展。

  朋友們,轉眼間北京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已走過4個年頭,突出的建設成效正助推城市實現高品質發展。未來,北京的腳步不會停歇,更多建設成果將為全社會所見所享,期待各位持續關注、參與和支援北京數字經濟標桿城市建設。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