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國務院印發《支援北京深化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範區建設工作方案》,北京“兩區”建設進入迭代升級的2.0階段。一年來成效如何?日前,從“兩區”建設新聞發佈會獲悉,截至目前,方案中的175項任務已落地近130項,實施率超七成。2024年1至10月,全市新設外資企業同比增長13.3%,高於全國平均水準1.5個百分點。
先行先試 形成新一批制度創新成果
世界知名技術轉移機構史太白中國總部、世界知名數據採集系統製造商德威斯特中國總部、禮來中國醫學創新中心……2024年以來,新一批具有標誌性、影響力的項目相繼在京落地。1至10月,“兩區”招商引資儲備項目庫新增入庫項目8394個,其中落地項目5614個,新增預計投入資金8648億元。“兩區”建設以來,累計入庫項目近3萬個,其中落地項目近兩萬個,落地項目涉及金額近4萬億元。
北京“兩區”建設穩步拓展制度型開放,在全國率先開展增值電信、醫療等領域擴大開放試點:在北京全市域,允許外商獨資經營網際網路數據中心等增值電信業務,允許設立外商獨資醫院;在北京自貿試驗區,允許外資企業從事人體幹細胞、基因診斷與治療技術開發,並探索技術應用。新一批制度創新成果助推首都開放型經濟邁上新臺階。
市商務局統計資訊處副處長朱靜介紹,北京數據跨境便利化服務改革也取得重大突破。北京發佈了全國首個場景化、字段級自貿試驗區數據出境負面清單,並出臺數據跨境流動便利化服務管理措施。目前,全市已有52家企業通過國家數據出境安全評估,200家企業通過個人資訊出境標準合同備案,出境數據多樣性和通過率均居全國前列。
加快改革 北交所上市企業達258家
全國首家外資獨資新設券商、全球第二大信用卡組織境內法人機構、全國首家境外金融機構在境內直接設立的保險資管公司……2024年以來,42個重要金融機構陸續在京落地。
市委金融辦協調處副處長趙園介紹,金融市場建設方面,北京支援北交所加快落實“深改19條”重點改革舉措,市場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截至目前,北交所上市企業達258家,其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佔比超一半。
數據顯示,2024年前三季度,北京金融業實現增加值6719.8億元,同比增長6.6%,佔地區生産總值比重20.1%,對北京經濟穩定運作發揮了重要支撐作用。2024年1至10月,全市新設外資企業同比增長13.3%,高於全國平均水準1.5個百分點。全市新設外資企業增速連續多月高於全國平均水準,展現出外資企業對紮根北京、深耕北京的信心和熱情。
優化服務 試點政策為企業減稅超7億元
為支援北京“兩區”建設,經國務院批准,2020年國家出臺技術轉讓企業所得稅和公司型創業投資企業所得稅兩項試點政策。其中規定,對在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註冊的企業,符合條件的技術轉讓所得,在一個納稅年度內不超過2000萬元的部分,免征企業所得稅;超過2000萬元部分,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公司型創投企業轉讓持有3年或5年以上股權的所得佔年度股權轉讓所得總額的比例超過50%的,可以按照年末個人股東持股比例減半或免征當年企業所得稅。
“該政策有利於科技創新領域長線投資,營造良好創業氛圍。”市稅務局政策法規處處長王珊介紹,截至目前,上述兩項試點政策共計減免企業所得稅超7億元。
2024年,全國統一規範電子稅務局在北京上線,進一步縮減了辦稅時長,多數納稅人實現僅需一鍵確認或填寫少量資訊即可完成申報。數字人民幣也實現在稅費徵繳領域應用,目前工商銀行、農業銀行等8家運營機構已完成數字人民幣稅費繳納基礎設施建設,覆蓋全部稅費徵繳業務,實現“企業+自然人”“線上+線下”全渠道數字人民幣繳稅。
王珊介紹,市稅務局持續優化離境退稅服務,離境退稅“即買即退”服務試點商家達16家,方便境外旅客現場辦理現金退稅。目前,北京退稅商店已達1128家,數量居全國首位。(馬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