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件記錄了人民空軍發展歷程的珍貴文物史料入藏香山革命紀念館。(王海欣 攝)
開國大典飛行員劉善本的飛行服。
11月11日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成立紀念日,100余件中國空軍發展史上的珍貴文物史料入藏香山革命紀念館。
此次入藏的文物種類豐富、史實性強,均為反映東北老航校發展、空軍建設、開國大典空軍受閱等歷史的代表性物證。其中包括東北老航校副校長、開國大典飛行員劉善本使用的夏常將軍服、飛行服。“這身飛行服曾陪伴劉善本帶領技術骨幹進行數次高難度試飛、探索空中遇險時的操作方法、參加國慶空中受閱飛行……這身飛行服是劉善本將畢生所學奉獻給人民空軍的見證。”劉善本之孫劉笑鵬説。
與東北老航校飛行教員馬龍章相關的一組文物被其女馬今帶到了捐贈現場。“這3類共7件文物是我近期整理父親遺物時發現的,已經珍藏了75年。”在馬今的講述中,一段段塵封的歷史漸漸明晰——一份東北老航校校報記錄了學員對“馬教員耐心”的感念和學習心得,一組學員與馬龍章的往來信件反映了師生間真摯情誼,一本小冊子見證了馬龍章在實踐中編寫教材的艱難探索。
此外,空軍首位特等功臣華龍毅獲頒的解放華北紀念章、解放東北紀念章、解放西北紀念章、三級解放勳章,空軍第一代飛行員馬傑三使用的蘇式照相機、飛行手套,東北老航校第一批飛行員張建華的解放獎章、空軍大尉常服等同時入藏。
“這批珍貴文物史料見證了人民空軍從無到有的光輝發展歷程,見證了新中國民航事業的發展歷程,有效補充了香山館在空軍及新中國航空事業發展方面文物史料的不足。”香山館文物徵集研究部負責人表示,這些文物及其背後的生動故事為該館學術研究、展覽展示提供了鮮活歷史素材、獨特研究視角與堅實文物支撐。未來,香山館將切實把這一批文物史料保護好、研究好、運用好,充分發揮革命文物在黨史學習教育、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進一步講好新中國空軍建設與開國大典空中受閱的故事,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牛偉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