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宣講團深入各區各系統宣講 吹響改革衝鋒號 以釘釘子精神抓落實

日期:2024-08-16 08:11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連日來,北京市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宣講團到各區、各系統舉行宣講報告會,並在會後舉行交流座談,暢談學習體會。聆聽報告後,廣大黨員幹部紛紛表示,宣講報告的解讀系統全面,凝聚人心、匯聚力量,後續要結合自身工作實際繼續深入學習領會,推動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在京華大地形成生動實踐。

  在朝陽區,宣講團成員、市政府副秘書長(兼)、市政務服務和數據局黨組書記、局長沈彬華緊密結合本市和朝陽區工作實際,對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進行了全面系統解讀。他表示,全會指出,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大任務,本市的“接訴即辦”工作堅持把群眾的“小事”當成幹部的“大事”,對群眾訴求快速響應、高效辦理、及時反饋。要把學習貫徹全會精神與當前工作緊密結合起來,聚焦全會確定的改革任務,立足朝陽改革發展實踐,因地制宜提出具體改革舉措,推動朝陽高品質發展。

  在門頭溝區,宣講團成員、市委改革辦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胡雪峰圍繞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進行了全面系統闡釋和深入解讀,並對門頭溝區謀劃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深刻理解、準確把握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提供了深入淺出的指導。“必須深入學習、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上發表的重要講話,更加科學、深入地推動各項事業的改革。具體到門頭溝區,要抓好災後重建工作,化危為機,推動全區綠色高品質發展。”胡雪峰説。

  宣講團成員、北京市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徐志軍在市民政局,結合北京民政事業改革創新工作實際,對全會精神進行了深入解讀。他説,本市民政系統要深刻認識和把握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的重大意義,增強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行動自覺,深刻領會和把握全會提出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不斷增強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使命擔當。要深刻領會和把握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舉措,系統謀劃和推動民政領域改革創新任務措施,以首善標準抓好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貫徹落實,統籌推進下半年重點工作。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上發表的重要講話,深刻回答了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重大問題,必須深入學習、深刻領會。”在市衛生健康委,宣講團成員、市衛生健康委黨委書記鐘東波結合首都衛生健康工作實際,對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作了系統宣講和深入闡釋。他説,首都衛生健康系統要深刻把握全會關於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精神要義,圍繞中國式現代化主題,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生命至上、健康優先,堅持公益性導向,確保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和協調性。首都衛生工作者要積極主動、擔當作為,全力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落地見效。

  “《決定》對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作出部署,充分體現了以改革促創新促發展的鮮明導向和工作方法。”在清華大學,中國共産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宣講團成員、清華大學黨委書記邱勇結合高校工作實際,系統深入宣講解讀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他表示,站在新的起點上,該校將堅持把深化改革作為推動高品質發展的關鍵一招,加強黨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領導,持續增強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高校是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着力造就拔尖創新人才的關鍵陣地,是科技第一生産力、人才第一資源、創新第一動力的重要結合點。”在北京大學,中國共産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宣講團成員、北京大學校長龔旗煌圍繞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展開深入解讀。他説,北京大學要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培養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創造實現自立自強的前沿科技,建設引領國家發展的人才隊伍,發揮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作用,當好助推中國式現代化的創新策源地。同時,要全力以赴抓好全會精神貫徹落實,加強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全過程的領導,以釘釘子精神抓好各項改革任務的落實,為建設教育、科技、人才強國作出新貢獻。

  通過宣講團的精彩報告,與會廣大黨員幹部深受激勵,在會後的交流座談中積極分享學習心得體會。“本次宣講給我帶來了很多思考,作為首都醫者,我們要在中國式現代化發展的過程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北京天壇醫院院長助理、神經外科學中心副主任李德嶺説,他將全力做好保障民生、保障人民健康的本職工作,同時以專業為切入點,推進首都新質生産力發展,為醫療科技創新的高品質發展貢獻力量。作為基層幹部,門頭溝區城子街道黨工委書記張雅利説,下一步,城子街道將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把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與基層治理工作緊密結合,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更實舉措推動各項改革措施落地見效,不斷提升居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劉蘇雅 朱松梅 張驁 王琪鵬 孫樂琪 李祺瑤)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