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永定門的莊嚴到鐘鼓樓的古樸,從故宮的金碧輝煌到什剎海的旖旎風光……北京中軸線激發了廣大藝術家的創作熱情。
隨着“北京中軸線——中國理想都城秩序的傑作”成功列入《世界遺産名錄》,一批以北京中軸線為主題的作品亮相,通過不同方式,展現“京城之脊”的壯美和北京城市生活的多彩。
城市山水畫 筆觸之下皆勝景
7月28日,楊留義北京中軸線暨京城勝景城市山水畫作品展亮相北京攀天紅文創園。展覽共展出畫家多年來創作的100余幅城市山水畫精品,分享京城勝景,慶祝北京中軸線成功申遺。
“我在北京生活了幾十年,對北京中軸線上的名勝古跡充滿深厚感情。”楊留義多年來一直用畫筆展現北京中軸線及周邊名勝的風采。2022年8月,在得知“北京中軸線”成為我國2024年世界文化遺産申報項目後,他更加關注北京中軸線上的歷史、文化與自然風光,精心創作了一系列以北京中軸線為主題的城市山水畫作品,並在2023年舉辦北京中軸線城市山水畫作品展。
聽到“北京中軸線——中國理想都城秩序的傑作”成功列入《世界遺産名錄》的消息,楊留義激動不已,迅速推出了籌劃已久的展覽。在此次展出的作品中,無論是氣勢恢宏的《祖國首都——北京》,還是絢爛溫暖的《金色映京華》,都融合了北京的古老與現代,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展現出獨特的城市山水美學。
“北京中軸線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也是中國城市規劃傳統乃至中國歷史的重要見證。作為一名文藝工作者,我要以實際行動展現北京中軸線之美,為北京中軸線申遺成功喝彩。”楊留義説。
鋼琴+竹板+rap 一曲新歌寫家鄉
中軸線申遺成功的消息傳來,鋼琴家田佳鑫推出新歌《這裡有條中軸線》。作為一名北京姑娘,她將鋼琴與説唱、竹板融合,帶來這首跨界之作。“我特別希望能用自己最擅長的方式慶祝北京中軸線成功申遺。”田佳鑫説。
“Hi everyone do you know,北京是我們的家鄉,這裡有條中軸線,今兒帶你們去中軸線上走一走。”伴着竹板的清脆節奏,《這裡有條中軸線》以説唱方式開啟,朗朗上口的歌詞介紹着中軸線上的地標建築,展現着北京的文化。清脆的竹板與鋼琴巧妙融合,大大增強了歌曲節奏感和韻律感。
“中軸線我太熟悉了,從小就經常去天安門、故宮、天壇、景山玩兒。”田佳鑫小時候家住平安裏,中軸線上的地標串起了她的童年回憶,後來她遠赴美國曼哈頓音樂學院深造時,每年回北京都要去趟故宮,“北京的變化日新月異,每次回來都覺得家鄉特別美好。”
這些年間,田佳鑫經常在世界各地頂級音樂廳舉辦音樂會,也一定會彈奏中國作品,她發現,外國觀眾對中國作品的印象集中在《黃河》《梁祝》《茉莉花》等幾首經典上。她想為中國文化推廣做點什麼,北京中軸線是一個非常好的題材和契機。
“創作《這裡有條中軸線》時,我在歌曲的起始部分加上了一點世界名曲的旋律,雖然那些片段都非常短小,但相信外國觀眾聽了會覺得很熟悉。”與此同時,田佳鑫在歌曲中加入了具有北京特色的音樂元素,以及年輕人很喜歡的説唱風格,講述中軸線故事,也讓世界聽到來自中國的聲音。
出生在音樂世家的田佳鑫,從小就嘗試作曲,也愛好唱歌,《這裡有條中軸線》第一次讓她把鋼琴演奏、創作、演唱結合了起來。不久前,《這裡有條中軸線》的錄製初步完成,她就心心念念等待着北京中軸線申遺的消息。“當看到中軸線申遺成功的消息發佈時,我們全家都歡呼雀躍!”她將自己的喜悅融入這首原創歌曲中,通過網際網路傳播給全世界,希望網友能被歌曲中喜悅的情緒感染和帶動。
田佳鑫説,北京中軸線不僅是家鄉記憶、童年回憶,更是文化的象徵。未來,她會把這首歌進一步編配,讓歌曲表現力更加豐富。“希望用這首歌曲帶領世界各地的人們一起來北京中軸線走一走,讓世界聽到、看到、感受到中國文化,領略北京的魅力。”(王廣燕 韓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