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款新型火箭瞄準2025年首飛 北京商業火箭型號研製捷報頻傳

日期:2024-06-24 08:37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半實物倣真試驗平臺、航電綜合試驗平臺、運載火箭綜合試驗平臺……在經開區佔地面積近萬平方米的中科宇航試驗中心內,技術人員手頭的火箭試驗計劃表排得滿滿當當。北京聚集了全國70%以上的商業火箭整箭研製企業,最近一段時間,中科宇航、天兵科技等企業的新型號火箭研發捷報頻傳。

  近日,力箭二號液體運載火箭剛剛完成了一級85噸級液氧煤油發動機與伺服匹配飛行全工況聯合試車,向具備首飛條件持續邁進。力箭二號是中科宇航自主研製的一款中型液體運載火箭,它面向未來我國大規模星座組網建設和響應低成本貨物運輸需求,計劃於2025年首飛。該型火箭一級85噸級液氧煤油發動機與伺服匹配飛行全工況聯合試車的成功,驗證了一級發動機與伺服系統的匹配性,獲取了發動機動態搖擺特性等關鍵數據,並檢驗了力箭二號一子級發動機的首飛狀態。

  目前,力箭二號已進入工程研製階段大型地面試驗的驗證期,在中科宇航試驗中心,技術團隊正在緊鑼密鼓開展各項火箭系統級試驗。飛行控制系統的動態特性倣真、偏差適應性分析、軟體實現比對調試等項目,可以在半實物倣真試驗平臺上進行;航電系統設計是否正確、適應性是否足夠、箭地測試流程和發射流程是否合理,航電綜合試驗平臺一試便知;試驗能力達到國內先進水準的運載火箭綜合試驗平臺,將靜力、模態、振動、衝擊、熱、分離和綜合環境試驗集於一身……中科宇航副總裁李新宇介紹,覆蓋了型號研製各項需求的試驗平臺,為火箭的快速迭代提供了可靠支撐。

  前不久,天兵科技相繼完成天龍三號大型液體火箭整流罩分離試驗以及二級110噸液氧煤油發動機200秒熱試車。天龍三號在研製過程中,採用了50余項創新技術,整流罩的非火工品連接解鎖機構就是其中之一。試驗所用的整流罩採用全碳纖維複合材料成型,是國內商業航太最大的整流罩,其連接解鎖機構和分離能源全部為可重復使用的非火工設計狀態,打造了我國首個無火工品分離的大型液體運載火箭整流罩。根據設計,天龍三號一子級具備重復使用、可自主返回的能力,預計該型火箭2024年第三季度將完成首飛,擁有一次發射搭載30顆以上衛星的能力。

  《北京市加快商業航太創新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8年)》提出,要在關鍵核心技術上取得突破,在全國率先實現可重復使用火箭入軌回收復飛,形成低成本高可靠星箭産品研製能力和大規模星座建設運營能力。當前,中科宇航、天兵科技、藍箭航太等商業火箭研製企業在京聚集,已在多個領域刷新了我國乃至世界的航太發射紀錄。現在,這些企業正聚焦可重復使用火箭研發持續發力,瞄準2025年,朱雀三號可復用液氧甲烷火箭、雙曲線三號可復用液氧甲烷火箭、引力二號可回收液體運載火箭等多個型號將具備首飛條件。

  “為了適應我國商業發射服務市場的新要求,包括朱雀三號在內,不少商業航太企業都在佈局大型可重復使用運載火箭項目,可以説這些新型號火箭是應運而生。”藍箭航太朱雀三號總指揮戴政表示,目前,朱雀三號的各項研製工作正穩步推進,在不銹鋼復用箭體結構優化設計與製造技術、液氧甲烷發動機多次起動、復用火箭高精度返回導航制導與控制技術攻關等領域,已經取得突破。“火箭是天地往返的運載工具。朱雀三號的強大運載能力,以及20次的設計復用次數,有望將發射成本降低一個數量級,安全、便捷地將載荷送入太空。”(劉蘇雅)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