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平
過年看春晚已是新年俗之一。2024年,除了央視春晚,北京、河南等許多地方衛視春晚也格外吸睛。連臺好戲引發網上網下極高討論度,一個個春晚相關話題衝上熱搜。
龍騰天下、文脈一心。細數各臺春晚火出圈的節目,大多有一個共性:抓住了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舞臺國潮風濃郁熱烈。從央視春晚創演秀《年錦》織出一幅跨越千年的紋樣圖卷,到北京衛視春晚的《迎春花》《龍拳》等巧妙融合京味文化、古都文化與流行元素,無不以嚴謹的文明探源、多彩的文化創意,融匯中華傳統基因,讓春節成為文化中國的最好注腳。
一曲跨千年,文化越山海。平心而論,傳統文化的時代表達並非易事。諸多春晚國風節目的成功不僅在於對傳統元素的尊重,更在於智慧科技和藝術美學的雙向奔赴,極大提升了視覺美感與想像空間。春晚其實早已超越了本身“文藝晚會”的屬性,演變成了以傳統文化時代表達為主菜的“年夜盛宴”。這種變化呼應着國潮熱的時代潮流,契合着新一代年輕人高漲的文化自信心。
作為一年一度的春節“盛宴”,春晚不只是一台文化大餐,更是對過去一年社會關切、大眾情感的再呈現。以北京春晚為例,一場別開生面的《龍鳳呈祥》,搖滾樂、京劇、越劇等輪番上陣,展現了多姿多彩的群眾文化生活;《驚蟄令》《煙火人間》等唱響了平凡生活中的奮鬥故事……首都文化的古韻與新貌,煙火生活的溫暖與感動,直抵人心,也令整臺晚會更接地氣。
龍騰虎躍、龍馬精神——在傳承中創新、在表達中共情,國風春晚收穫高讚,是文化跨越時空、直叩心門的魅力所在,醞釀的是再出發的信心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