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我與地壇”北京書市進入第五天 近3萬人次讀者樂享愛書人的節日
9月12日,“我與地壇”北京書市進入第五天,藍天白雲下,近3萬人次讀者在地壇公園樂享愛書人的節日,他們用最質樸的熱愛詮釋着淘書、讀書的獨特魅力。
一進入地壇公園,便見到處人流如織,幾乎所有人都會先到服務處領取一張書市地圖,然後按圖索驥,進行一場“我與地壇”北京書市之旅。
作家史鐵生自然不會想到,在他離世13年後,在2023年秋天,他成了地壇書市最耀眼的明星。在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展位,史鐵生的作品擺在最顯眼的位置,《我與地壇》插圖版每天至少賣掉上百本,《病隙碎筆》《我的遙遠的清平灣》《務虛筆記》同樣是讀者關注的熱門圖書。80歲的王淑明從天通苑坐公交,專門來買史鐵生的書,她將《我與地壇》《我的遙遠的清平灣》緊緊摟在胸前,就像孩子摟着自己心愛的玩具一樣,“這兩本書早就惦記了。”老人家説,小時候就喜歡書,那會兒書店很少,就到同學家借書看,後來北京有了地壇書市、朝陽公園書市,哪一次她都不曾缺席。
老傳統、新玩法。歷屆書市上,中國書店的連環畫攤位都圍滿了讀者,此次在地壇書市再度上演。5元一本的連環畫書攤前,70歲的王先生手法熟練,選書、看品相、看版權頁,動作迅速而精準。原來,王先生家裏收藏了至少20箱連環畫,都是從書市淘來的。“小時候,地安門一帶有個小店,可以租小人書,一本兩分錢,我經常去租書看。”被周圍熱烈氣氛所感染,一位女孩也出手買了一本,女孩正在中國傳媒大學攻讀碩士學位,她説:“這些小人書太可愛了,我小時候沒見過。”
在地壇公園,熱愛閱讀的人們都有統一的標識,幾乎每個人都提着書背着書,早已忘記自己路途遙遠。丁一來自平谷,她和朋友一大早坐了3小時公交趕來,逛累了,坐下來歇息片刻。丁一給孩子買了十幾本書,還給自己買了5本書。丁一受姥姥姥爺的影響,從10歲起就熱愛上了閱讀,“閱讀讓我的心靜下來了,考慮問題也不那麼片面。我給自己定了每年看書100本的目標。”更多熱愛閱讀的人投入在書堆裏顧不上抬頭,從事財務工作的張先生從外地趕來,淘了一本《鴉片在中國》,還買了《耶路撒冷》等十幾本二手書,他説淘書那一刻讓他開心無比。
“您看,我們的貨架都空了”“賣的太好了,出乎意料”,面對熱情的讀者,參展商滿心歡喜。上海三聯書店·微言小集主理人郭麗萍表示,第一次參加地壇書市,就創下了單日銷售突破1萬元的書市參展最高紀錄。“我們第二天補了8箱,第三天補了4箱,今天補了16箱。”她説,一位讀者拍了一下書,盛讚“這才叫書”,那一刻所有的辛苦她都忘記了。(路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