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餘款人形機器人集中亮相機器人大會 人工智慧讓它們變得更聰明

日期:2023-08-20 09:28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原標題:十餘款人形機器人集中亮相機器人大會 人工智慧讓它們變得更聰明

  8月19日,2023世界機器人大會迎來公眾開放日,十餘款人形機器人集中亮相。在人工智慧大模型等技術的助推下,人形機器人正在變得更聰明,思維方式更像人,甚至可以實現自主學習。

  此前,在本屆世界機器人大會新聞發佈會上,人形機器人“小七”曾作為暖場嘉賓亮相。在大會展覽的序廳,“小七”和夥伴們一起熱情迎接觀眾。工作人員介紹,2023年展出的人形機器人關節靈活度得到升級,面部表情也變得豐富,人工智慧技術提升了它們對情緒的感知和表達能力,讓“人”與人的交流更順暢。

  “天真熱,我口渴了。”對人形機器人“優悠”説出這句話,它便迅速作出反應,轉身走向冰櫃,取出一罐冰鎮飲料遞給工作人員。大螢幕上還實時展現“優悠”聽到指令後的動作“思路”——多模態交互系統任務流。

  當前,人形機器人正在向具身化方向加速發展。在大會人形機器人技術與産業發展論壇上,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交叉資訊研究院院長姚期智表示,通用人工智慧依託具身實體與物理世界交互,能帶來更大價值。具身通用人工智慧最合適的“身體”自然是人形機器人,它應具備由感測器和執行器組成的“身體”,主導視覺、觸覺各種感知的“小腦”和主導邏輯推理、決策、語言等的“大腦”三部分。

  北京作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集聚了貫通人形機器人從理論基礎到産品研發,再到落地應用的全鏈條優勢。上個月出臺的《北京市機器人産業創新發展行動方案(2023—2025年)》明確提出要加緊佈局人形機器人,支援企業和高校院所開展人形機器人整機産品、關鍵零部件攻關和工程化,加快建設北京市人形機器人産業創新中心。

  在這一浪潮下,人形機器人所需的各類核心部件發展都在提速。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自主研製的多款“靈巧手”能模擬人手90%以上的功能。倣人柔性指尖以及掌部內藏感測器,能實現抓取的力反饋,動作十分精細,甚至能抓起一根針;其手背同樣擁有感知能力,在生化實驗臺上,手背不小心碰到其他容器能迅速察覺。此外,機器人一體化關節、金屬3D列印技術等的發展,也為人形機器人運動能力的提升增添助力。(劉蘇雅 姜雨辰)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