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沿着接訴即辦這條路走下去
京平
入戶走訪,當面交流,街道社區精準破解小區陳年頑疾;梳理數據,總結癥結,多部門協同加速房産證辦理;統籌力量,共建共用,街坊鄰居為家園改建出謀劃策;標本兼治,持續攻堅,以制度規範遏制噪音擾民……急難愁盼的破解,鮮活經驗的創造,是“為民服務”的生動實踐,是對“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最有力的表達。
“堅持人民城市為人民,以北京市民最關心的問題為導向,提出解決問題的綜合方略。”黨的十八大以來,沿着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北京積極適應新時代首都發展要求,從城市管理轉向超大城市治理。特別是針對快速城市化進程中沉澱下來的一系列現實問題,堅持黨建引領,堅持改革創新,用12345市民服務熱線這根“繡花針”,穿起千家萬戶、千頭萬緒,建立起對市民訴求快速響應、高效辦理、及時反饋、主動治理的為民服務機制。“有困難就打12345”已成為北京市民的新習慣,也成為首都城市治理的一張金名片。
民生期待水漲船高,對北京這樣的超大型城市來説,如何回應好多元訴求,特別是一些成因複雜、利益敏感、訴求多元的歷史遺留問題,考驗着治理的擔當與智慧。作為新時代群眾路線的新範式,接訴即辦立足北京城市特點,以積極回應市民訴求的小切口,撬動了城市治理體系的大變革。從“聞風而動、接訴即辦”,到“向前一步、未訴先辦”,再到“每月一題、專項治理”,主動發現並打包解決一類問題,聚焦普遍性民生痛點難點,治理姿態更加主動,治理資源充分下沉,治理手段愈發豐富。四年多來,12345熱線共受理群眾訴求上億件,解決率、滿意率達94%和95%。“説話有人聽、困難有人幫、事情辦得快”,當個體訴求獲得充分傾聽、尊重與回應時,大城之治就有了堅實的民心依託。
城市發展面貌常變常新,大城治理,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新起點上再出發,就要繼續沿着接訴即辦這條路走下去,進一步優化接訴即辦工作體系和能力,在實踐中昇華治理智慧。一方面要堅持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以辦好群眾身邊的事為抓手,強化系統治理、標本兼治,推進精治共治法治;另一方面要進一步做好數字化轉型升級,充分利用治理大數據輔助科學決策,感知社情民意。治理重心“沉下去”,治理主體“動起來”,治理效能“強起來”,才能不斷築牢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才能讓北京更健康、更智慧、更舒適、更具有韌性。
城,所以盛民也;民,乃城之本也。始終把群眾的憂樂冷暖放在心上,用心用情用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不斷推動城市精細化治理走向縱深,讓越來越多市民充分分享到首都城市治理變革帶來的紅利,新時代首都發展就有了最深厚基礎和最強大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