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主任李偉受市人大常委會委託向大會報告工作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在京華大地煥發出蓬勃生機
1月17日上午,北京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潘之望 攝)
1月17日上午,市十六屆人大一次會議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主任李偉受市人大常委會委託向大會報告工作。
過去五年,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在中共北京市委領導下,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二十大精神,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積極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依法執行市十五屆人大歷次會議決議,落實“主動、擔當、精準、有效”的工作理念,助力經濟社會發展和改革攻堅任務,推動首都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邁上新臺階。
五年來,常委會召開會議47次、安排議題463項;制定法規37件、提請代表大會審議5件、修改21件次、打包修改40件次,廢止16件;聽取和審議“一府一委兩院”專項工作報告79件、計劃預算報告25件,開展執法檢查17項、專題詢問12項、專題調研3項;作出決議決定41件;任免國家機關工作人員2197人次,各項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過去五年工作回顧
一、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強化履職政治意識、政治責任
● 堅持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
堅持“第一議題”學習制度,每年召開交流會,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重要思想、習近平總書記對北京一系列重要講話精神。
● 自覺圍繞中心、服務大局
完善新版北京城市總規貫徹實施所需的法規、跟蹤監督“一張藍圖幹到底”,圍繞首都改革發展,立法保障“兩區”建設、基層治理等重大改革順利推進,圍繞新冠病毒疫情防控,實施強化公共衛生法治保障專項立法修法計劃並對有關法規開展執法檢查,號召人大代表、組織機關幹部帶頭參加抗疫鬥爭。
● 落實黨的領導制度和要求
嚴格執行重大事項請示報告制度,每半年向市委報告一次全面工作,重要會議、重要立法、重大問題及時請示報告,共請示報告410件次。
二、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落實人民當家作主的制度保障
● 保障民主選舉人民滿意
在市委領導下,人大依法行權、各方密切協作、選民踴躍參與,全市7164個村和社區完成“兩委”換屆,914萬多選民選舉區人大代表4898名、314萬多選民選舉鄉鎮人大代表11137名,各選舉單位選舉新一屆市人大代表774名。
● 建好用好民主民意表達平臺載體
指導街道、鄉鎮建立代表之家347個,村、社區和選區建立代表聯絡站2826個,將四級代表就近編入家站,推薦朝陽區人大常委會成為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基層立法聯繫點,設立市人大常委會基層立法聯繫點10個,通過常委會網站開設的“邀您提建議”專欄,就57件法規草案和11項監督議題公開徵求意見。
● 深化群眾有序政治參與
探索“萬名代表走訪基層”機制,擔任代表職務的市領導帶頭、四級代表3.8萬人次就生活垃圾管理、接訴即辦、城市更新、節水等法規草案同38.6萬市民座談交流,1.3萬名三級代表受邀就生活垃圾管理條例、物業管理條例實施情況在“身邊周邊路邊”開展檢查調研,引導代表結合議題每月進站聯繫群眾、帶着問題每季度回家學習充電、拿着成績單每年向選民述職。
三、提高立法工作質效,鞏固新時代首都發展的法治基礎
● 推動完善立法工作格局
立法規劃計劃和重要法規草案由常委會黨組提請市委常委會會議研究,深化“開門立法”,關係千家萬戶的請千家萬戶參與。
● 落實城市戰略定位、助力改革發展攻堅
城鄉規劃條例建立全域管控的規劃編制體系,城市更新條例兼顧優化佈局、改善環境和激發活力,街道辦事處條例理順條塊職能、接訴即辦工作條例建立全流程工作體系,成為超大城市基層治理改革的標誌性立法。生態涵養區生態保護和綠色發展條例建立多元生態保護補償機制,不讓保護生態的吃虧。
● 豐富立法形式、促進精治共治法治
通過“組合拳”立法綜合施治,同步開展機動車停車、非機動車管理、查處非法客運立法和實施道路交通安全法辦法修法,完善大氣、水、土壤、危險廢物污染防治等法規,形成生態文明法治保障體系化效應,採取專項立法集中攻堅,為依法防控疫情提供有力法治支撐,發揮“大部頭”立法固根本、利長遠的基礎性作用,通過“小切口”立法精準施策。
● 健全立法工作機制
探索“提前介入、專班推進、‘雙組長制’”的法規調研起草機制物業管理條例等17件重要緊要項目以專班形式推進,建立“四前四方”會商工作機制,市政府起草部門、市司法局、市人大常委會有關工作機構和法制辦在立項前、初審前、二審前、表決前4個重要節點,分別牽頭開展會商,確保最大限度凝聚共識。
四、用好憲法賦予的監督權,增強人大監督保落實、促善治的能力水準
● 保證憲法法律法規有效實施
堅持備案審查“有件必備、有備必審、有錯必糾”,推動市區“一府一委兩院”規範性文件備案審查全覆蓋、常委會聽取和審議工作報告全覆蓋、資訊平臺使用三級人大全覆蓋。發揮執法檢查“法律巡視”“利劍”作用,接訴即辦工作條例等12件法規實施一年內開展檢查。探索“檢查報告+問題清單+督促整改”機制,優化營商環境、醫院安全秩序管理等6項執法檢查匯總典型共性問題377項,交有關方面整改銷賬。
● 推動發展和惠民任務落地見效
在總規實施和生態環保領域每年聽取和審議專項工作報告,綜合運用專題詢問、議案督辦、專題調研等方式,跟蹤監督養老醫養結合擴面、長期護理保險試點、學前教育供給、托育服務體系健全,推動院前醫療急救統一呼叫號碼、統一指揮調度。
● 推動財經工作提升績效
制定計劃審查監督條例,建立以“年審+季審”為主要形式、“四問該不該”為切入點的預算審查監督機制建立聽取和審議國有資産管理情況報告制度。
● 推動監察司法改革落實收效
在省級人大常委會率先聽取和審議同級監委專項工作報告、依法監督反腐敗國際追逃追贓工作首次專題詢問“兩院”工作。
五、加強代表工作能力建設,推動人大代表作用更好發揮
● 做精做細學習培訓
突出政治引領,所有學習培訓都安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思想、重要論述和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的內容,探索“小班制專題化”培訓,圍繞議題集中學習27次、代表和工作人員2600多人次參加。
● 改進規範履職保障
建立常委會組成人員聯繫市人大代表制度健全代表列席常委會會議制度豐富閉會期間代表履職形式。
● 辦好代表議案建議
規範議案工作制度,引導代表依法就人大職權範圍內的事項提出議案,提升建議工作品質,主任會議組成人員重點督辦14類86件、專委會專項督辦52類498件,辦結建議4979件,公開建議原文4688件、公開辦理結果4007件。
六、健全履職體制機制,進一步提升人大工作整體實效
● 優化組織結構
推動市人大設立社會建設委員會,指導各專委會組建專業代表小組14個,多渠道選調80人充實工作力量,現有35歲以下工作人員佔比近20%,激勵幹部擔當作為。
● 完善具體制度
推動修訂代表大會議事規則,修訂常委會議事規則、常委會組成人員守則以搬遷到城市副中心辦公為契機,全面梳理機關規章制度,確保機關工作務實高效運作。
● 密切協同聯動
加強同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溝通,就85件法律案配合徵求意見,就13件法規草案中的問題請示諮詢,受委託就7件法律在京實施情況開展檢查;加強京津冀人大工作協同,推動完善協同立法機制,2020年三省市代表大會同步通過的機動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排放污染防治條例成為省級人大協同立法的首個實質性成果;加強同區、鄉鎮人大工作的聯動。
● 加強宣傳研究
加強新聞宣傳策劃,圍繞代表大會、常委會會議和代表履職,提升人大新聞宣傳品質和效果
五年奮鬥歷程共同體會
● 必須牢記看北京首先要從政治上看
堅持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這一最高政治原則,從政治上考量、在大局下行事,緊緊圍繞市委貫徹落實黨中央大政方針的部署安排謀劃和推進工作,確保黨中央決策部署到哪,人大工作就跟進到哪,人大職能作用就發揮到哪。
● 必須堅持全過程人民民主
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用制度體系保證人民當家作主,更好履行地方人大接地氣、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的職責。
● 必須堅持依照法定職責、限於法定範圍、遵守法定程式
在憲法法律範圍內履行職權、開展工作,保證憲法法律在全市有效實施,保障各國家機關嚴格依照憲法法律積極主動、獨立負責、協調一致開展工作。
● 必須堅持鬥爭精神
保持事不避難、攻堅克難的精氣神,主動跟上趟、敢於扛起事、善於拿準度,為新時代首都發展提供有力民主法治保障。
● 必須堅持守正創新
毫不動搖堅持、與時俱進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以首善標準做好新時代人大工作,提升工作品質和水準,更好發揮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功效。這些啟示需要在今後的實踐中繼續堅持和發展。
今後一年工作建議
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我們要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在中共北京市委領導下,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依法履行憲法法律賦予的職責,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提高工作整體實效,推動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首都發展和治理效能。
一、堅持和加強黨對人大工作的全面領導
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持和捍衛“兩個確立”,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全面落實市委工作安排,嚴格執行重大事項請示報告制度,加強常委會、專委會和機關黨的建設,履行好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
二、豐富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的人大實踐
全方位、全鏈條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深化“萬名代表走訪基層”機制,發揮基層立法聯繫點“直通車”作用,推進代表“月進站、季回家、年述職”制度化,做好立法協商工作。
三、推動提高地方立法工作的品質和效率
堅持黨委領導、人大主導、政府依託、各方參與的工作格局,加強重點領域、新興領域立法。編制實施五年立法規劃,擬審議鄉村振興、建築綠色發展、未成年人保護、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等法規草案四、實行正確監督、有效監督、依法監督。擬對“兩區”建設“一條例一決定”、中軸線文化遺産保護條例、單用途預付卡管理條例、院前醫療急救服務條例開展執法檢查。就“十四五”規劃實施、教育領域“雙減”、綠色交通發展、林下經濟發展、就業創業保障、金融審判、經濟犯罪檢察等議題聽取和審議專項工作報告。適時就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有關工作開展監督。做好財經領域監督工作五、加強代表工作能力建設制定實施常委會組成人員聯繫基層市人大代表和邀請代表列席常委會會議工作計劃。組建專業代表小組,規範代表議案工作六、做好自身建設基礎性工作。修訂完善地方立法、人大監督領域法規,完善常委會會議、主任會議等的具體程式和機關規章制度。加強新聞宣傳策劃,推進全媒體傳播。(高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