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0多封賀電賀函祝賀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 在外國政黨政要眼中——中國共産黨“以人民為中心、為人民謀福祉”

日期:2021-06-29 08:59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原標題:1300多封賀電賀函祝賀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在外國政黨政要眼中——中國共産黨“以人民為中心、為人民謀福祉”

  6月28日上午,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活動新聞中心舉辦第二場新聞發佈會。中央紀委副書記、國家監委副主任肖培,中央統戰部副部長許又聲,中央對外聯絡部副部長郭業洲,中央財辦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韓文秀介紹相關情況。

  反腐敗鬥爭取得壓倒性勝利並全面鞏固

  肖培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打鐵必須自身硬,把全面從嚴治黨納入“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習近平總書記以“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赤子情懷,以“得罪千百人、不負十四億”的使命擔當,以“刀刃向內、刮骨療毒”的堅定意志,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以優良的作風凝聚黨心民心,以嚴明的紀律管黨治黨,以零容忍的態度懲治腐敗,鞏固了黨的團結統一,扭轉了“四風”積弊,構建起黨和國家監督體系,反腐敗鬥爭取得壓倒性勝利並全面鞏固。

  2012年12月至2021年5月,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紀檢監察機關共立案審查調查省部級以上領導幹部392人、廳局級幹部2.2萬人、縣處級幹部17萬餘人、鄉科級幹部61.6萬人;查處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不力問題、“四風”問題62.65萬起。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紀委共立案審查調查中管幹部453人,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批評教育幫助和處理883.4萬人。查處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21.7萬件,處理了32.2萬人。黨的十九大後,查處涉及民生領域的問題、侵害群眾利益的問題39萬餘件,處理了35.9萬人。查處扶貧領域問題28萬件,處分18.8萬人。在掃黑除惡的過程中,打擊黑惡勢力保護傘,查處了9.3萬個案件,處理了8.4萬人。

  黨的十九大以來,在懲治腐敗的震懾下,在黨的政策的感召下,主動找黨組織、找紀檢監察機關投案的有4.2萬人。2014年開展反腐敗國際追逃追贓“天網行動”以來,已經從120個國家和地區追回外逃人員9165人,其中黨員和國家工作人員2408人,追回贓款217.39億元,百名紅通人員已有60名歸案。

  中國共産黨走近世界政黨舞台中心

  “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我國政黨關係、民族關係、宗教關係、階層關係和海內外同胞關係更加和諧,統一戰線呈現出團結、奮進、開拓、活躍的良好局面,匯聚起了海內外中華兒女同心共圓中國夢的磅礡力量。”許又聲介紹。

  同時,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擘畫、親自指揮、親自參與,領導推動黨的對外工作開拓進取、奮發有為,為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實現歷史性變革作出了重要的貢獻。中國共産黨的國際影響力、感召力、引領力顯著提升,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政黨舞台中心。

  “目前,我們黨和世界上160多個國家的560多個政黨和政治組織保持着經常性的聯繫,我們的朋友遍天下。”郭業洲説,截至6月27日,共收到1300多封祝賀中國共産黨成立一百周年的賀電賀函,其中致賀人包括150多位國家元首、政府首腦,200多位政黨的主要領導人。這些賀電賀函將力爭結集出版。

  在外國政黨政要的眼中,中國共産黨有着五個方面的鮮明特點:善於理論創新、與時代同行;以人民為中心、為人民謀福祉;不斷加強自身建設、永葆生機活力;具有強大的領導力、頑強的戰鬥力;具有國際情懷、全球視野。習近平總書記是從中國人民中走出的領導人,是在偉大實踐中成長起來的政治家,是被中國發展巨大成就、中國減貧脫貧奇跡、中國共産黨從嚴治黨壯舉、中國為人類進步事業作貢獻證明了的、當之無愧的世界級領袖。

  郭業洲介紹,國際社會期待並相信中國共産黨領導中國人民能成功應對未來的各種風險挑戰、如期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期待一個更加繁榮、進步的中國繼續造福世界各國人民。期待中國共産黨能為世界提供“源源不斷的思想公共産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引領國際社會應對國際安全、氣候變化、發展不平衡等全球性挑戰,為建設和平、安定、繁榮的世界作出更多的貢獻。

  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中國方案、中國貢獻”

  韓文秀介紹,在中國共産黨領導下,中國經濟實力實現了大幅躍升。“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中國經濟累計實際增長約189倍,目前中國經濟總量已超過100萬億元,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新中國成立之初,連一輛拖拉機都造不出來,現在我國是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産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包括汽車、電腦在內的220多種工業産品産量位居世界首位。”韓文秀説。

  在中國共産黨領導下,中國人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目前我國每人平均國民收入已經超過1萬美元,平均預期壽命提高到77.3歲,15歲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達到9.9年,嬰兒死亡率降低到千分之五點六。改革開放以來,我們有7.7億農村貧困人口擺脫貧困,中國的減貧人口占同期全球的70%以上,困擾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絕對貧困問題得到歷史性解決,小康社會全面建成,中國人民正在向共同富裕的目標紮實邁進。

  “加快構建以國內大迴圈為主體、國內國際雙迴圈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考慮國內外形勢、面向未來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韓文秀説。從國內看,必將增強我國發展的韌性,拓展發展的空間,支撐經濟高品質發展,促進人民高品質生活,推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從國際看,構建新發展格局,將為各國提供更加廣闊的市場空間和合作機遇,為世界經濟穩步復蘇和持續增長增添動力、強化支撐。可以説,構建新發展格局是在國際環境深刻複雜變化下,推動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實現各國共同繁榮的“中國方案、中國貢獻”。(於麗爽 朱松梅 李瑤)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