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兩周年成效顯著

日期:2023-07-28 17:14    來源:北京市商務局

分享:
字號:        

  2021年7月,國務院批准北京等5個城市率先開展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兩年來,北京以落實“四個中心”首都城市戰略定位為指引,發揮首都優勢,把握消費趨勢,優化消費環境,持續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培育建設工作取得系列成效。

  一、推進“十大行動”,優化完善消費供給

  一是加速佈局消費新地標。強化頂層設計,推進落實商業消費空間佈局專項規劃,構建“國際-城市-地區-社區”四級商圈體系。推動29個城市消費中心和57個重點商圈“一圈一策”發展。優化均衡全市消費地標佈局,城市東部地區環球影城盛大開園,城市西部地區首鋼園華麗轉身,城市南部大興臨空區樞紐項目基本完成方案設計。提升改造傳統商圈,對王府井、前門大柵欄、三里屯等34個傳統商圈進行了改造提升。推動大型商業設施落地,比如:西三旗萬象匯填補了西三旗大型商業項目空白,朝外the box成為年輕新生代打卡新地標,首開LONG街打造回天地區首條商業步行街。持續優化商圈環境,加強商業綜合體周邊交通綜合治理,進一步優化商圈廣告牌匾設置、特色經營活動、促銷活動等方面審批。

  二是持續完善消費品牌矩陣。大力發展首店經濟,迭代更新首店政策至3.0版,2019至今落地首店3300多家,處於全國第一梯隊。老字號守正創新,2021年以來認定了80名北京老字號工匠,實現九成以上老字號企業觸網銷售、七成以上開展直播銷售。加快孵化新消費品牌,在6個新消費品牌孵化試點基地累計孵化品牌達60個,全市入庫新消費品牌超300個。吸引全球優質品牌資源,優化調整外資企業認定跨國公司地區總部的條件,2021年以來累計認定13家消費類跨國公司地區總部。

  三是升級迭代消費新場景。優化文旅新消費供給,累計開發“漫步北京”線路200余條、推出北京網紅打卡地300個,打造首批6個“北京微度假”目的地。加速打造博物館之城,國家植物園、國家自然博物館相繼掛牌,博物館數量全國第一。激發體育新消費潛力,發揮“雙奧之城”優勢,打造冰雪項目消費目的地,舉辦北京市民快樂冰雪季系列活動,帶動群眾冰雪運動全面普及。推進數字人民幣全域試點,率先在麗澤金融商務區和運河商務區等自貿片區建設“法定數字貨幣試驗區”。

  四是優化完善消費流通體系。大力推進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截至目前,北京市智慧快件箱近2萬組,累計培育1萬餘家生活性服務業標準化門店、12條生活性服務業示範街區和20條“深夜食堂”特色餐飲街區,東城區、石景山區、西城區入選全國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試點。持續完善提升物流網路,推進物流基地和農産品一級綜合批發市場建設,合理佈局配送中心、前置倉、鄉鎮農村物流節點,完善物流體系,提升物流效率。擴大退稅流通網路覆蓋面,全市“即買即退”試點商店12家,居全國城市首位。

  五是開展系列促消費活動。2023年2月28日,北京市與商務部、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天津市人民政府、河北省人民政府共同舉辦“2023年全國消費促進月暨京津冀消費季”啟動活動,打造全球首發節、中國國際時裝周、數字體驗周、88體育節、冬至團圓節、年貨節、惠民文化消費季等一批經典活動,全年將持續帶動各區、各商協會和企業舉辦近3000項促消費活動,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

  六是營造優質消費環境。持續清理隱形壁壘,破除制約擴大消費的機制障礙。目前,舉辦大型營業性演出、體育賽事、展覽展銷等三個“一件事”整合服務正式上線北京市政務服務網專區,審批時限最多可縮短八成。繼續推行“證照分離”改革,截至2023年6月,共惠及新設市場主體22.76萬戶,佔同期新設市場主體總量的44.16%。提升境外游客消費服務保障,提高全市重點公共場所外語標識綜合正確率,在機場等地設立外幣兌換點和外卡消費終端,推動網約車平臺實現英漢雙語界面功能。

  二、“五個維度”評價,關鍵指標穩中有升

  圍繞國際知名度、消費繁榮度、商業活躍度、消費舒適度和到達便利度5個維度,開展42個指標動態監測,截至2022年底,42項指標中有27項較2020年有明顯提升。

  國際知名度方面,北京世界500強企業進駐量54家、世界文化遺産數量7處,均居全球城市榜首。跨國公司地區總部217家,2022年舉辦國際體育賽事18場,4A級5A級景區78個,位列國內城市第二。消費繁榮度方面,2022年,北京實現服務業增加值3.5萬億元,實現旅游總收入2520億元,限上網上零售額佔社零總額比重39.8%,均居國內城市首位;服務消費佔總消費比重54.7%,較2019年提高了3.3個百分點,居民消費升級趨勢明顯。最終消費率56%,消費拉動經濟增長基礎性作用明顯。商業活躍度方面,北京擁有四星級以上賓館161家,離境退稅商店累計1044家,位居國內城市首位;擁有中華老字號117個、北京老字號223家。消費舒適度方面,2022年國內100個城市消費者滿意度評比,北京排名第9,是唯一進入前10的培育城市;社區便民商業網點超10萬個,實現了社區全覆蓋。到達便利度方面,2022年,北京設有國際航線105條,實現通達城市86個,全市軌道線網總規模達1172公里,均居全國第一。

  三、聚焦消費新趨勢,推進培育建設工作再提升

  下一步,聚焦多元化、個性化、品質化消費升級趨勢,圍繞完善供給、提升品質、優化環境持續發力,推進北京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再上新臺階。

  一是持續提升商圈品質。2023年新增商業設施面積240萬平方米。重點培育王府井×西單×前門等四片國際消費體驗區。加快打造“雙樞紐”國際消費橋頭堡。持續推動傳統商場、商圈改造升級。支援商圈打造商文旅體融合消費新場景、持續繁榮夜經濟。二是升級服務消費。大力發展演出經濟、賽事經濟、美麗健康經濟、戶外經濟,滿足持續升級的健康消費、時尚潮流消費、悅己消費新需求。三是擦亮特色名片。深化科創中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與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聯動互促。加快推進“演藝之都”“書香京城”“博物館之城”建設。四是進一步築牢民生保障。擴圈、補點、提質同步發力,加快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持續發展即時零售等新模式。強化標準化建設,提升到家服務品質。五是強化科技賦能。加快傳統企業數字化轉型,促進電子商務等數字消費新模式規範健康發展。用科技提升服務水準,提供個性化定制等服務。推廣數字消費新場景。六是優化消費環境。深入實施優化營商環境6.0版改革,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提高企業滿意度和獲得感。厚植誠信文化打造有溫度的“北京服務”,努力營造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