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假期,傳統佳節恰逢冬奧盛會,本市各級商務主管部門及商務服務業企業嚴格壓實“四方責任”,多措並舉提前謀劃,精心組織系列暖心行動保障首都市民歡樂祥和過新年,服務保障冬奧賽會舉辦。糧油肉蛋奶果蔬等民生商品供應充足,豐富年俗、主題促銷活力煥發,虎元素服裝、黃金走俏,冰雪消費熱度持續攀升,首店、消費升級重點項目盡顯古都新風貌。假日期間,市商務局重點監測的百貨、超市、專業專賣店、餐飲和電商等企業實現銷售額51.7億元,全市52個重點商圈客流量超2230.6萬人次,消費市場運作平穩,主要呈以下特點:
一、多措並舉織密保障網,節日市場平穩有序
惠民保供,“菜籃子”“果盤子”量足價穩。市區兩級商務部門加大市場供應,支援保供企業多渠道組織貨源進京、擴大庫存,對主要農産品批發市場免除全品類新鮮蔬菜和蘋果等5類國産水果進場交易費用,主要批發市場、連鎖超市、電商和直營供貨企業備貨充足。大型連鎖超市加大採購規模,生鮮、肉蛋奶等供應量增加15%左右,18家大型連鎖超市700余家門店10種當家菜節日期間“兩不漲”。環京高速服務區設立13個核酸檢測點,減少疫情防控對運輸影響。
防疫保障,築牢安全防護墻。市商務局發佈《春節期間餐飲經營場所用餐指引》,提倡減少不必要聚餐,控制到店用餐人數及時間,商業企業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強化冷鏈食品防疫管控,創造安全就餐環境。物美集團抽調數百人成立豐臺抗疫保供小組,保障封控、管控區域補貨配送平穩運作;超市發24小時配送,確保防疫物資和餐飲外賣及時到位;華冠公司內部聯動,擴大應急物資儲備,全力保障百姓生活必需品供應。
服務暖心,線上聯動穩消費。家政服務、外賣、郵政快遞行業通過用工獎勵、加強安全運作指導調度等留工穩崗,確保節日服務不打折。愛儂、阿姨來了、58到家等家政服務企業及線上平臺,約5萬名家政服務人員在崗服務。美團、餓了麼等重點外賣企業春節不停送,留京騎手達平日5成以上。快遞行業加大人員、場地、運力儲備,加強快件消殺,在崗率超60%,其中郵政、順豐、京東等企業在崗率超80%。
二、政企聯手奉出消費盛宴,京味新年熱潮疊起
線上年貨節加持,足不出戶享好物。商務部“2022全國網上年貨節”聚焦吃住行游娛購,京東、小米、美團、國美、多點、元氣森林等多家企業積極參與。京東與央視總台2022年春晚獨家互動合作,連續第十年春節不打烊,節日期間銷售額同比增長8.7%。天貓“匯聚北京”開闢北京年貨節會場,盒馬上線“虎年大集倍兒好逛”主題年貨節,預製菜訂單同比增長近1倍,小米“過年回米家、到店五重禮”推年貨新品,周周5折送福利。餓了麼“生旦淨末丑”主題外賣套餐聯合北京近千家商戶送優惠,美團“春節不打烊年貨送到家”一站式滿足美食需求。“Z世代”、“宅家”、“高品質”玩出年貨新花樣,京東大數據顯示,VR眼鏡、空氣炸鍋、游戲手柄、掃地機器人銷售額同比分別增長3.8倍、69.7%、36.5%、30.3%。
商業企業不打烊,“沉浸式”解鎖過年新體驗。北京消費季北京年貨節之“我在北京過大年”,10余個商圈、200余家企業推出年貨市集、年味美食、國貨年禮三大板塊活動,全市52個重點商圈、264家2萬平方米以上大型商業設施正常營業,匯新春好物,購特色京味年貨。王府井百貨大樓“2022紅運節”繽紛花燈、三里屯太古裏“不老虎”裝置、合生匯新春沉浸劇本烘托喜慶氛圍,國貿商城國潮市集、中糧祥雲小鎮“冬夢奇冰團”北京首展、fudi新店齊享年味與歡樂。樂多港萬達、華宇購物中心銷售額同比分別增長41.6%、11%。
非遺融合新玩法,老字號匠心優品激發新活力。北京人民廣播電台和快手平臺同步音視頻直播,推薦老字號看家菜及年貨節各類優惠活動,觀看量累計超18萬。京糧廣場“首農味業年貨集市”、北京琺瑯廠“寅虎鬧春‘器’韻不凡”年貨節展示傳統技藝,瑞蚨祥4店同步積分倍享、打卡抽獎,盛錫福王府井門店京味特色技藝表演引駐足,龍順成聯合多個京作非遺國粹品牌舉辦“非遺趕大集匠心年貨節”,解讀中華傳統文化內涵。東來順、吳裕泰銷售額同比分別增長17.2%、4.4%。
三、冬奧冰雪消費熱力十足,“福虎”元素走俏京城
“2022北京冰雪消費節”點亮新春,體驗升級傳遞冰雪樂趣。通過微信公眾號、小程式發佈冰雪消費地圖,百餘冰雪場所、重點商圈同步推出“不出京、更安心、陪您過大年”系列活動。全市冰場雪場按75%常態化限流火熱依舊,大部分室外雪場夜場開放,懷北滑雪場、南山滑雪場、西山滑雪場、頤和園、圓明園冰雪嘉年華歡樂暢玩,金源新燕莎MALL、首創郎園PARK、北京薈聚冰雪歡樂季喜迎冬奧。銀聯大數據顯示,旅游售票類消費金額同比增長1.1倍;雪服、器材、防護用品等同比增長超15%。
冬奧吉祥物人氣爆棚,冰雪戶外用品受追捧。冬奧特許商品備受歡迎,吉祥物“一墩難求”。工美大廈特許商品旗艦店定制服裝和專屬徽章,帶動客流同比增長達5倍,賽特奧萊亮相冬奧紀念金條、徽章、吉祥物手辦,菜百在售冬奧各類徽章、紀念幣等,天貓官方旗艦店冰墩墩、雪容融挂飾擺件一度售罄。王府中環引入多家戶外品牌,始祖鳥推出復刻款特別配色衝鋒衣。FILA中國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國家隊比賽服,迪桑特與奧地利頂尖專業雙板滑雪品牌ATOMIC聯名冰雪産品集中發售,“安踏冰雪靈境”快閃體驗店匯集國旗款運動服裝、國家隊同款熾熱科技服等尖貨商品。京東大數據顯示,戶外鞋服類、體育用品類商品同比增長1.2倍、15.9%。
虎年迎新商品琳瑯滿目,珠寶飾品銷售亮眼。虎年新春,衣物鞋帽、食品、圖書紛紛融入“萌虎”設計,CALVIN KLEIN JEANS、EVISU、松山棉店虎年生肖限量款服飾寓意吉祥,復古風虎頭帽、虎頭鞋備受年輕家長青睞。菜百虎年壓歲金片、萌虎吊墜,國華首飾福虎轉運珠、鉑金鏤空虎吊墜創意上新。周大福虎年生肖黃金首飾、周生生PROMESSA紅繩系列、施華洛世奇Signum紅色限定款帶動珠寶飾品持續熱銷,3家黃金銷售企業同比增長13.3%。
四、首店首發新項目加快佈局,賦能消費品質提升
首店雲集助陣,引領消費新潮流。Nike北京品牌體驗店落戶三里屯太古裏西區,北京坊寶藏中古店—ALOOOOOHA VITAGE北京首店帶來中古奢飾品零售新體驗,箱包品牌Vivienne Westwood(薇薇安·韋斯特伍德)全國最大旗艦店落地北京華貿,引入北京首家咖啡店Vivienne Westwood Café。南韓潮流服飾品牌chuu(株)入駐朝陽大悅城,網紅茶冰廳東發道西單大悅城店1:1還原港式餐廳風格。郎園PARK京西首店“VROOM沉浸視界”VR看大戲,城市副中心8yeah巷潮流街區吸引61家品牌入駐、其中三分之一為通州首店和北京首店。三里屯商圈、朝青商圈客流量分別超55.5萬、18.9萬人次。
消費升級轉型步伐加快,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新地標。“一店一策”項目東安市場化身潮奢買手制百貨,600余個國際一線奢侈品牌、獨立設計師品牌和高街潮牌登場,近半數品牌首次進駐中國內地。麗澤天街妙會拆字解意打卡新奇互動;翠微百貨打造冰雪文化行、萬愛美食界、科技互動景觀,西單更新場吸引客流超9.1萬人次;昌平陽光商廈春節不打烊客流創新高,門頭溝融悅匯游園嘉年華、春天市集、全家福打卡年味足,營業額月環比增長15.6%。
五、年(夜)飯至味送到家,美食匯聚溫暖萬家燈火
年夜飯外帶開啟“新食代”,老字號年貨外賣增長超50%。京城百餘品牌餐企、近千家門店推出“年夜飯到您家”主題活動,花家怡園、東來順、松鶴樓年夜飯外帶套餐,全聚德大師手工片鴨外帶套裝風味各異。眉州東坡、大董推出外燴到家服務,金鼎軒、紫光園同步抖音直播。小程式下單、無接觸配送等多款服務包送舌尖美味,全市年夜飯成品、半成品多種禮盒預定售賣超15萬套,聚德華天老字號年貨外賣銷售增長超50%,護國寺小吃禮盒日均銷售400余份,柳泉居豆包禮盒銷量過百份。
“虎菜”、“冰雪菜”創意上新,年(夜)飯包間預訂率超九成。虎年菜、口彩菜、創意菜豐富就餐新體驗,砂鍋居“虎頭虎腦”、錦芳小吃“虎年面花”、玉華臺熗虎尾、護國寺小吃立春虎威春卷、春餅供不應求。烤肉季冰壺版玉竹蹄黃、山藥制雪山速滑、黑芝麻餅和鹽雕組成冰雪奇緣,全聚德冰雪火鴨、冷菜高山滑雪、熱菜雪山奇妙蝦,各式美食演繹冰雪運動情懷。漢堡王、麥當勞、嘉和一品、永和大王等快餐品牌推出節日套餐滿足堂食需求,全市到店消費包間預訂率超過90%,老字號餐廳翻臺率達4次。隆福寺餐飲、烤肉季、永和大王和華天飲食集團營業額同比分別增長30%、22.7%、13%、12%;第三方平臺餐飲交易單、交易額同比分別增長9.5%、10.7%,較2020分別增長2.5倍、3倍。
六、文旅商娛大餐悠享新年,服務消費增長超四成
商旅融合活動繽紛,環球地標聚客超20萬。北京環球影城開啟首個“環球中國年”季節性主題活動,功夫熊貓、嬌憨虎等卡通形象換裝新年紅服引駐足,節日期間接待游客超20萬人次。“漫步北京×網紅打卡地”虎年春節10條線路提供潮玩旅游指南,市屬11家公園“福滿京城 春賀神州”春節游園會,全市60個冬奧春節景觀打卡點展示城市形象和中華傳統文化。古北水鎮“長城腳下戲冰雪,足不出京過大年”活動、北京歡樂谷“幻影藝術節”非遺民俗表演等定義過年新方式。北京世園公園點亮花燈,西城重點商圈AR全息新春場景,中關村“福虎年、賀冬奧”主題新年燈光秀,龍慶峽冰燈冰雪季展現美輪美奐場景。銀聯大數據顯示,交通類、住宿類消費金額同比分別增長1.2倍、83.3%。
文化大戲精彩不斷,京腔京韻共話節日祝福。春節元宵節期間,全市演出、惠民、冬奧、年俗非遺等活動精彩紛呈,線上線下文藝演出超千場。國家大劇院、北京保利劇院等20余個劇場各類演出輪番登場,北京人藝話劇《天邊外》、《2022卡酷春晚大計劃》賀歲兒童劇、北京交響樂團《冰雪之約》新春音樂會,脫口秀、相聲、文藝演出形式多樣。全市16家冬奧文化廣場雜技、快板、舞獅等百餘場演出迎賓朋,AR、VR科技賦能新體驗,電影市場8部影片集中上映,截至2月6日中午全市票房超2.2億。銀聯大數據顯示,服務性消費金額同比增長42%,其中文化娛樂類增長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