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直通車北京站·硬科技智造專場成功舉辦

日期:2019-12-19 09:58    來源: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

分享:
字號:        

  日前,2019科技成果直通車(北京站·硬科技智造專場)成功舉辦。本次活動由科學技術部火炬高技術産業開發中心、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深圳證券交易所聯合主辦,中關村海淀園管委會承辦。科技部火炬中心副主任張木、北京市科委二級巡視員王建新、深圳證券交易所北京中心副主任朱海鵬出席了活動。

  張木指出,科技成果直通車活動旨在搭建一個科技成果與科技企業精準對接的高品質服務平臺,促進高校、科研院所等優秀科技成果的轉化落地,切實服務地方經濟高速發展,將直通車打造成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成果轉化公共服務平臺。2019科技成果直通車(北京站·硬科技智造專場)活動,重點對接“硬科技智造”領域的産業需求,這既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加快發展先進製造業,支援傳統産業優化升級”的積極舉措,也是發揮首都科技資源的優勢,促進地方傳統製造業産業發展的責任擔當。

  王建新表示,北京市始終高度重視科技成果轉化工作,市科委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着力推動“科技成果轉化統籌協調與服務平臺”建設,並先後發佈了《北京市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條例》《北京市工程技術系列(技術經紀)專業技術資格評價試行辦法》,設立了總規模300億元的北京市科技創新基金,截至2019年前三季度,全市認定登記技術合同成交額達3788.4億元,同比增長14.6%。通過舉辦科技成果直通車活動,希望科技成果轉化各方主體切實加強合作,推進更多的科技成果落地轉化,形成實實在在的生産力。

  朱海鵬介紹,深圳證券交易所長期以來與科技部火炬中心保持了良好的合作,共同發起了“科技型中小企業成長路徑圖計劃2.0”,在此基礎上搭建的“中國高新區科技金融資訊服務平臺”,覆蓋了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74個國家高新區和28個區域性股權市場,搭建了經濟、高效、透明的投融資資訊對接平臺。深交所積極支援北京市科創中心建設,參與了北京四板建設,推動企業上市、支援企業發展等方面取得了積極成效。目前,北京市在深交所上市公司181家,在全國所有城市當中名列前茅,發揮了創新産業集群示範效應,未來期盼更多的北京優質企業能夠在深交所平臺發展壯大,深交所將不遺餘力地做好服務工作。

  中關村海淀園管委會常務副主任林劍華、中國國際貿易促進會(原)副會長於平,也分別代表2019科技成果直通車(北京站·硬科技智造專場)承辦方、支援機構發言。

  科技成果路演環節中,通過從前期在市內外徵集的120項高水準科技成果中精心篩選,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工業大學、北京航空航太大學、北京積水潭醫院等高校院所、科研機構的12位專家,攜量子點光源傳感技術、柔性下肢外骨骼系統、可充電鋅離子電池、優倍暖絕熱保溫材料、無源電離電漿抗雷裝置等十二個成果項目進行了現場路演。

  在發佈儀式環節,北京市技術市場管理辦公室相關負責同志正式解讀了北京市近期出臺的《北京市工程技術系列(技術經紀人)專業技術資格評價試行辦法》,創新協作資訊技術研究院(北京)發佈了硬創空間·科技成果轉化平臺(北京)。中關村智造大街總經理程靜、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院長李紀珍、愛波瑞智庫院長廖少華圍繞着構建硬科技産業生態主題在主旨演講環節中進行了精彩分享。

  科技成果直通車由科技部火炬中心聯合深圳證券交易所與地方科技主管部門共同主辦,是常態化促進科技成果落地轉化的一項具體工作舉措,將通過線上項目徵集、專業化機構篩選、科技成果路演和常態化科技成果推廣,匯聚科技成果、對接企業需求、連結産業資本,打造科技成果轉化的高品質公共服務平臺。

  據悉,下一步科技部火炬中心、北京市科委,將繼續依託科技成果直通車平臺,充分挖掘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優秀科技成果,持續推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工作在京落地。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