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與銀川市人民政府在京舉行深化科技合作座談會,以切實推進“科技支寧”合作。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副書記、銀川市委書記姜志剛,北京市副市長隋振江,中國外文局副局長方正輝,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許強,海淀區代區長曾勁,寧夏回族自治區科技廳廳長郭秉晨,銀川市委常委、副市長趙剛,銀川市委常委、秘書長王勇出席座談會。
座談會上,姜志剛、隋振江和方正輝共同為銀川(北京)科研育成平臺揭牌。該平臺建設旨在打造成果育成孵化基地、銀川企業外向發展“窗口”、銀川招商引智載體,搭建“北京就地孵化,銀川成果轉化”的“空中走廊”。
姜志剛、隋振江從京銀合作重要意義、下一步工作重點和如何做好京銀科技合作工作等方面提出了明確要求,雙方要繼續深化“科技支寧”合作內容,促進資源要素在更大範圍優化配置,推動區域優勢互補,形成推動協同創新發展的合力,進一步提升兩地科技創新合作的深度和廣度,為京銀兩地發展開啟新篇章。
許強在致辭中指出,北京作為全國科技創新中心,輻射帶動全國創新發展是應有之義。北京市科委將積極發揮科技資源、人才、服務等方面的優勢,深入推進落實“首都帶首府”的創新模式,結合銀川自身資源稟賦和發展現狀,搭建兩地科技資源流通、人才交流和項目合作的橋梁,助力銀川打造中國向西開放的“橋頭堡”。
趙剛在致辭中指出,近年來銀川秉持“綠色、高端、和諧、宜居”的城市發展理念,積極發揮“一帶一路”重要戰略節點城市和國家向西開放窗口、對阿合作“橋頭堡”的優勢,堅持走開放創新之路;在雙方領導的大力推動下,京銀務實合作步伐加快,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已成為區域協調發展的典範。
市科委副主任張光連與趙剛代表雙方簽定《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 銀川市人民政府進一步深化科技合作框架協議書》。根據協議,雙方將進一步提升京銀科技合作水準,以互利共贏為原則,堅持市場主導和政府引導,運用創新思維,推動首都科技資源服務銀川區域創新發展。
與會代表圍繞如何進一步深化京銀科技合作展開了深入的交流討論。方正輝、曾勁、郭秉晨對當前京銀合作工作提出了相關建議;銀川市科技局局長李景陽介紹了銀川最新科技政策、京銀科技合作最新進展情況和下一步合作思路;企業代表介紹了科研育成平臺和離岸孵化器的建設和運營情況。
北京、銀川兩地科技管理部門負責同志,企業代表參加了座談會。
延展閱讀
自2014年8月北京市科委和銀川市聯合共建了“首都科技條件平臺銀川合作站”和“北京技術市場銀川服務平臺”以來,借助北京市在科技資源、科技人才、科技服務等方面的優勢,形成了“首都帶首府”合作模式,使銀川邁上了創新驅動發展的快車道。
雙方共建的“一站一台”,為京銀兩地開展長效科技合作開闢了穩固的渠道,也為兩地科技資源流通、人才交流和項目合作搭建了溝通的橋梁。目前,雙方已在能源環保、裝備製造、新材料、現代農業、毛紡織業等傳統産業領域,以及軟體動漫、文化創意、物聯網、雲計算等新興産業領域,開展了多項合作,取得了顯著成效。
截至目前,北京市已通過“一站一台”穩定服務銀川市科技企業110家,簽訂服務合同額近億元,合同實現額0.27億元。自2013年以來,北京向銀川累計輸出技術1674項,合同成交額41.3億元。
2017年12月,銀川中關村創新中心正式揭牌成立,截至目前,已累計招引培育智慧製造、新能源、節能環保、現代農業、智慧教育、新材料等領域企業137家,其中來自北京的企業39家。服務創新創業項目400余個,創新創業人員6000餘人,幫助科技企業融資超4億元。産值達2億元,實現利稅3000萬元,成為“科技支寧”和“京銀科技合作”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