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下午,市政府召開常務會議,落實市委工作部署,研究進一步強化食品安全全鏈條監管工作等事項。市委副書記、市長殷勇主持會議。
會議強調,食品安全關乎人民群眾身體健康,既是重大民生問題,也是公共安全問題。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食品安全的重要論述精神,將“四個最嚴”要求貫穿食品生産、流通、儲存、消費等各環節、全過程,推動食品安全治理從事後處置向事前預防延伸、從局部管控向系統治理升級,不斷健全完善“從農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全鏈條監管體系,讓市民群眾吃得安全、吃得健康,全力守護好“舌尖上的安全”。要持續強化“校園餐”安全監管,支援有條件的學校做好食堂方式供餐,加強對校外供餐單位監督檢查,及時總結推廣食材統採統購、智慧食堂等有效經驗做法。嚴格規範網路外賣經營,強化平臺監管責任,規範競爭行為,營造健康有序市場環境。
會議研究本市推進科技成果轉化落地有關工作時指出,要落實行業主管部門責任,進一步提升創新資源配置效率,健全服務科技成果轉化工作機制,構建以“用”為導向的科技成果轉化體系,促進更多科技成果轉化落地。充分用好在京重點高校院所、新型研發機構等創新資源,健全科研管理、考核評價、人才激勵等體制機制,加強對接跟蹤服務,打造科技項目孵化的重要載體。發揮企業“出題人”“閱卷人”作用,促進企業與創新主體的供需對接,推動創新鏈産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着力搭平臺、建渠道、強服務,優化政策環境,積極引導更多長期資本投早投小,不斷培育完善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制度機制。
會前還進行了學法,市農業農村局負責同志就《北京市鄉村振興促進條例》作專題解讀。會議指出,要堅持大城市帶動大京郊、大京郊服務大城市,千方百計推動農業增效益、農村增活力、農民增收入,努力走出一條具有首都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牢牢守住耕地紅線,不斷提升首都糧食安全保障能力。以農業中關村建設為牽引,大力發展智慧農業、設施農業、現代種業,推動都市型現代農業不斷發展壯大。多措並舉促進農民收入持續增長,大力發展鄉村特色産業,強化農民就業服務,促進新型農村集體經濟高品質發展。深入實施“百千工程”,大力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切實提升鄉村建設和治理水準。抓實抓細《關於提升防汛避險救災能力的若干措施》實施,全面提升農村地區防災減災救災能力,提高安全韌性水準。
會議對國慶中秋假期及秋冬季安全生産和火災防範工作進行了再部署,強調要始終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全面開展隱患排查整治,從嚴從實從細抓好“降概率、控損失”各項硬措施落實,堅決防範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牢牢守住首都安全發展底線。
會議還研究了其他事項。(高枝 楊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