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常委會召開會議 研究市委關於制定“十五五”規劃的建議和推進科技成果轉化落地行動方案等事項 市委書記尹力主持會議

日期:2025-11-01 09:27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10月31日,市委常委會召開會議,研究《中共北京市委關於制定北京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聽取《北京市永定河保護條例》和《北京市長城保護條例》立法工作情況彙報,研究《北京市推進科技成果轉化落地行動方案(2025-2027年)》。市委書記尹力主持會議。

  會議指出,“十五五”時期是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夯實基礎、全面發力的關鍵時期,具有承前啟後的重要地位。起草好市委“十五五”規劃建議,既是為下一步編制規劃綱要提供基本依據,也是引導社會各方面廣泛匯聚共識、更加奮發有為地推動新時代首都發展。要深刻認識發展形勢,自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對國際國內形勢的重大判斷上來,保持戰略定力,增強必勝信心,積極識變應變求變,集中力量辦好自己的事,牢牢把握戰略主動。要牢記首都職責使命,更加注重強化首都功能,大力加強“四個中心”功能建設、提高“四個服務”水準,在承擔“十五五”時期歷史任務中展現首都擔當。充分發揮北京教育科技人才優勢,服務高水準科技自立自強。縱深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加快構建現代化首都都市圈。要抓好重大任務落實,聚焦高品質發展主題,主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培育新質生産力。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打造充滿活力的創新生態。堅持把民生工作擺在更加突出位置來抓,用心用情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統籌發展和安全,確保首都安全穩定。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廣泛徵求意見,繼續修改完善規劃建議,同步推進編制規劃綱要工作。

  會議強調,永定河保護條例作為京津冀三地第一部流域協同立法,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防汛救災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的具體措施,對於解決永定河保護治理中的突出問題、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在生態領域突破,具有重要意義。要築牢防洪安全“生命線”,抓緊補齊洪水災害防禦短板,確保河道通暢,完善京津冀地區預警融合、災情跟蹤、應急指揮、工程建設等協同機制,構建區域一體化防災減災體系。做好生態保護修復,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健全水量調度長效管理機制、水資源剛性約束制度。深化文化保護傳承,加強西山永定河文化帶科學發掘和改造復興。結合鄉村振興,打造安全的、群眾喜愛的、自然與現代相融合的精品旅游線路。充分利用流域濱水空間,建設好“兩園一河”。抓好組織實施,加強規劃銜接、政策協同,壓實永定河保護責任。加強宣傳引導,營造永定河保護的良好社會氛圍。

  會議強調,要以長城保護條例出臺實施為契機,堅持首善標準,久久為功提高長城保護利用工作水準。貫徹“大保護”理念,始終把保護放在第一位,擴展保護範圍,實現從“搶救性保護”向“預防性保護”“研究性修繕”並重轉變。建立京津冀協同保護機制,促進長城整體性、系統性保護。加強精細化管理,組織制定長城保護規劃,完善長城日常維護及管理制度,科學劃定保護範圍和建設控制地帶。發揮保護機構專業作用,加強保護員隊伍建設,用好科技手段,提升長城保護和管理的智慧化、現代化水準。做好文化傳承與活化利用,建設好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和長城文化帶,講好長城故事,強化長城在外交和國事服務中的功能。深化文旅融合,促進鄉村振興,讓更多群眾感受到長城保護利用的成果。強化責任落實,形成工作合力。抓好宣傳引導,形成全社會共同守護長城的良好氛圍。

  會議強調,科技成果落地轉化是最好的創新,是培育新質生産力、推動産業發展的關鍵環節。要以落實《行動方案》為抓手,健全服務體系,進一步將首都科技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新動能新優勢。深入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發展,加快科技成果高效轉化應用,培育壯大新興産業和未來産業,加速形成更多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産業集群。深化改革創新,推動職務科技成果賦權、資産單列管理等關鍵政策改革落地,健全符合科研活動規律和市場經濟規律的評價體系和考核機制。突出企業主體地位,促進産學研深度融合,形成更多匹配市場需求的科研成果。強化要素保障,加強園區、孵化器等各類創新載體與服務平臺建設,提升科技成果轉化服務品質。壯大專業服務力量,着力培育一批經理人隊伍,提升全鏈條服務能力。充分發揮市級政府投資基金、市區協同撥投聯動機製作用,引導更多社會資本參與進來。加強政策協同,建立清單化、臺賬式工作機制。深化國際技術轉移開放合作,積極推進央地協同,推動更多科研成果在京以至京津冀轉化落地。加大政策宣傳闡釋力度,加強政策的直達性和精準性。

  會議還研究了其他事項。(祁夢竹 劉菲菲)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