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設施應用觀摩引領北京智慧農業新標桿

日期:2025-11-03 17:54    來源:北京市農業農村局

分享:
字號:        

  近日,北京市密雲和合園專業種植合作社內科技感拉滿,由北京市農業農村局指導,北京市數字農業農村促進中心、北京市智慧農業創新團隊及密雲區農業農村局聯合主辦的“智慧設施應用場景觀摩活動”在此拉開帷幕。活動以“講解+演示+實地”三維展示模式,全面呈現智慧溫室控制、水肥一體化、園區數字化管理及農産品品質追溯等關鍵技術的落地成效,為北京智慧農業高品質發展注入新動能。

  此次活動是北京市數字農業農村促進中心落實北京市農業農村局《北京市關於大力發展智慧農業的實施方案(2025-2030年)》和《關於進一步提升農業科技示範與生産服務體系作用的實施方案》,全力推進“智慧農業提升行動”的重要舉措。按照方案要求,市數字中心圍繞設施農業、智慧大田、數字鄉村和科技資訊服務,構建了“數智京園”“數智京田”“數字京村”“數字京農”四大智慧農業技術應用矩陣,聚焦技術整合與場景驗證,推動技術從“可用”走向“好用”。

  作為示範性應用場景,密雲和合園專業種植合作社已成功部署了一系列國産化智慧環控設備,包括精準控制的卷膜卷被系統、全方位環境監測、高壓微霧加濕降溫系統以及高效水肥灌溉系統。這些先進設備通過集中統一的智慧控制平臺,實現了對溫室內環境參數和作物生長態勢的實時、精準掌握,並具備遠端調控能力,極大地提升了生産效率與決策水準。

  同時,園區引入智慧化管理平臺,整合園區基本資訊、種植排産、農事記錄、物料管理等全流程功能,推動日常管理向規範化、高效化轉型。尤為突出的是農産品品質追溯系統,通過記錄作物從定植到采收的全過程資訊,構建“一物一碼”追溯體系,讓消費者掃碼即可查看生産詳情,為農産品安全保駕護航。和合園通過引入這些先進的國産化智慧裝備和管理體系,成功實現了從傳統粗放式人工管理到智慧化、精準化、少人化生産模式的深刻轉型。

  活動期間,與會人員深入種植溫室實地觀摩了四大核心應用場景:溫室環境智慧控制系統通過物聯網感測器與AI演算法聯動,自動調節通風、遮陽、灌溉等設備實現環境動態平衡;智慧設施園藝應用場景整合高壓微霧加濕、LED補光等技術提升作物産量與品質;農産品溯源技術體系實現從種植到銷售的全程數據上鏈確保資訊透明可查;番茄灌溉實驗區通過水肥一體化系統精準供水施肥,節約用水13.3%,減少了肥料的使用達到23.8%。這些場景集中體現了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在設施農業中的深度融合,標誌着北京智慧農業從“單點突破”邁向“系統整合”的新階段。

  北京市數字農業農村促進中心負責人表示,此次觀摩活動不僅集中展示了北京在智慧農業領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和實踐經驗,更為北京市各區搭建了一個寶貴的交流學習平臺。這必將有力推動智慧農業技術的廣泛普及和深入應用,為“智慧農業提升行動”的有效落地提供堅實支撐。

  此次活動共邀請了來自市、區農業農村局智慧農業相關部門、各區園區代表、科研團隊以及企業代表等70余位嘉賓出席。

相關推薦

圖集推薦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