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檢察機關榮獲中國版權金獎

日期:2025-11-03 08:18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中國版權金獎是中國版權領域最高獎項,也是中國版權領域唯一的國際獎項。日前,北京市檢察院第四檢察部一舉摘得中國版權金獎保護獎,成為全國檢察系統唯一獲獎單位。

  摘得此項桂冠,北京檢察機關憑啥實力?據了解,北京檢察機關在綜合履職中,強化數智賦能版權保護,探索出一套被最高檢譽為“北京經驗”的工作機制。2021年以來,辦理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訴訟檢察等各類知識産權檢察案件3549件,案件總數年增長率31.9%,知識産權行政生效裁判監督案件佔全國檢察機關同類案件近80%,彰顯了知識産權保護“北京經驗”的力度。

  “當前,立足北京不同區域功能定位與發展需求,檢察機關正深入推進‘一區一策一品牌一機制一批高質效案件’差異化佈局,因地制宜加強重點領域知識産權保護。”市檢察院知識産權檢察團隊負責人劉麗娜説,重點領域既包括老字號商標、文化遺産等傳統領域,也覆蓋人工智慧、游戲電競等新興産業,“檢察力量既守護千年古都的文化底蘊,也助力現代城市的科技脈動。”

  作為引領全國人工智慧技術與産業發展的“AI第一城”,北京已實現覆蓋基礎層、技術層、應用層全鏈條的人工智慧全産業鏈佈局。為護航新興産業,市檢察機關高質效辦理了一批人工智慧領域刑事案件。

  其中,在本市首例利用人工智慧生成模型侵犯著作權犯罪案中,通過檢察履職,最終認定被告人利用AI技術複製他人作品的牟利行為非“二次創作”,屬於刑事打擊範疇,解答了“原創畫作經AI處理後差別不大,是否構成侵權”這一司法領域的新問題。

  清華大學法學院院長、教授崔國斌表示,北京檢察機關前瞻性地聚焦人工智慧産業發展中的司法需求,通過系統研究並辦理案件,制定發佈《人工智慧産業發展刑事風險提示》等指引性文件,為産業創新提供更加清晰的指引,為依法履職服務保障新質生産力發展提供了可推廣、可借鑒的實踐範式。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大學知識産權學院院長馬一德表示,北京市檢察機關深刻把握數字時代檢察履職的內在要求與時代特徵,深化數字檢察推動數據賦能與制度賦能有機統一,成功打造了科技支撐知識産權檢察全鏈條保護的“北京樣本”。(張宇)

相關推薦

圖集推薦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