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三屆全國博士後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在福建省泉州市圓滿閉幕。46支參賽隊伍、1700余個項目入圍總決賽,經過激烈角逐比拼,共産生63個金獎、133個銀獎、198個銅獎。北京代表團取得佳績,摘得2金13銀14銅14優勝,共43枚獎牌。
北京航空航太大學王碩教授團隊憑藉“基於AI結合多模態影像的肺結節早篩、分型、診療決策系統研究”斬獲金獎。“我們一直專注肺癌CT人工智慧研究。”王碩教授介紹,他們研發的AI系統,可以在患者拍完胸部CT後,快速預測結節良惡性及肺癌亞型,為治療方案選擇提供參考。目前,該系統在公開數據集上的準確率已達88%到92%,未來有望為基層醫療機構提供輔助支援。
韓慧傑(北京工業大學)和韓曉宇(重慶醫科大學)帶來的“穿透無聲——國際首創治療性超聲耦合劑”項目摘得海外境外(一帶一路)賽道金牌。傳統貼膏普遍存在起效緩慢的問題,能否讓藥物穿透得更深,讓療效來得更快?來自重慶醫科大學和北京工業大學的博士後研發團隊,從被忽視的“耦合劑”入手,研發出國際首創的治療性超聲耦合劑,能夠將超聲經皮給藥速率較傳統貼膏乳膏提升十幾倍。
“鮮壓群芳——新一代食品殺菌裝備生産領導者”獲得銀獎,獲獎者是來自中國農業大學的博士後馬濤、戶昕娜。他們的項目用科技創新破解了食品工業的“保鮮難題”。
馬濤介紹,傳統食品工業中,熱殺菌技術雖能延長食品保質期,卻會嚴重破壞食品的色香味形和營養成分。他們研發的超高壓殺菌技術,是在常溫下通過100兆帕以上的高壓殺滅微生物,超高壓裝備可以達到600兆帕,相當於“蛟龍”號最深下潛壓力的9倍。超高壓殺菌能在不加熱前提下實現高效殺菌,讓食品的營養成分和感官品質幾乎不受影響。
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李李表示,北京代表隊這次有110個項目進入總決賽,是歷次大賽參賽項目最多的一次,覆蓋人工智慧、生物醫藥等7大領域28個賽道,也取得了優異的成績,獎牌總數排在全國前列。“未來,我們將持續優化服務,為博士後們搭建更廣闊的舞臺,助力他們勇攀科技高峰,書寫創新篇章,為首都高品質發展提供高水準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援。”李李説。(代麗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