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9日,2025金融街論壇年會舉辦金融街之聲——“金融街發佈”成果專場發佈活動。圖為機構落地與重大合作簽約環節。(方非 攝)
監管政策發佈解讀、研究成果發佈展示、機構設立與重大合作簽約……10月29日,2025金融街論壇年會舉行金融街之聲——“金融街發佈”專場活動。作為國家金融管理中心,當日北京發佈多項重量級政策,加快構建充滿活力的金融體系,全力打造金融發展高地。
建設創業投資股權投資首選地
當日,市委金融辦聯合相關單位推出兩項新政策,引發各方關注。其中,《北京市關於促進創業投資和股權投資高品質發展的意見》的核心目標是,一方面要壯大長期資本、耐心資本,破解“短期逐利”難題,另一方面要促進“科技-産業-金融”三者的高水準迴圈。
據了解,構建“募投管退”新生態,成為此次政策的一項重點任務。比如“募”,要拓寬包括社保、企業年金、保險在內的資金來源;“投”,將通過跨境平行基金等擴大雙向開放;“管”,要優化中介服務和數據賦能;“退”,將深化份額轉讓試點。
“這些系統性舉措,旨在將北京建設成為創業投資和股權投資的首選地和集聚地。”市委金融辦副主任、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副局長潘琍表示,從旗幟鮮明地倡導“長期資本、耐心資本”,到系統性地暢通“退出渠道”,再到創新性地運用“數據賦能”,都是此次政策的亮點。
並購重組是資本市場的重要工具,有利於優化資源配置。另一項《北京市關於助力並購重組促進上市公司高品質發展的意見》提出19條措施,聚焦首都功能定位靶向發力,將引導更多資源要素向新質生産力方向聚集,通過並購重組加大産業整合力度。
並購重組要堅持市場主導,充分調動經營主體的積極性。當日,北京上市公司協會牽頭北京股權交易中心、中關村科技創業金融服務集團等,發起設立上市公司並購重組與發展服務平臺。該服務平臺將提供資訊發佈、培訓輔導、路演推薦、交易撮合、專業管理等一站式服務。
健全機制促“長錢長投”
中長期資金是資本市場重要的專業投資力量,也是維護市場平穩健康運作的“壓艙石”“穩定器”。如何吸引中長期資金入市?北京證監局等六部門當日發佈《北京市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的實施意見》,提出一系列新舉措。
北京證監局一級巡視員吳智偉介紹,在優化市場生態方面,實施意見將推動建立健全商業保險資金等中長期資金的三年以上長周期考核機制,推動樹立長期業績導向。
“各類中長期資金的考核周期逐漸拉長。”她表示,目前,在京公募基金已基本建立三年以上長周期考核制度。北京市職業年金基金、企業年金已設置長期考核指標,在京國有商業保險公司正逐步建立三年以上長周期考核機制。
實施意見還提出,大力發展權益類公募基金,支援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穩健發展。引導基金公司從規模導向向投資者回報導向轉變,努力為投資者創造長期穩定收益,持續提高權益類基金規模和佔比。
前期,中長期資金入市在京落實開局良好,各類中長期資金入市力度不斷顯效。據了解,公募基金方面,截至9月底,北京轄區基金公司管理權益類基金1090隻,規模1.94萬億元,權益類産品數量同比增長19.0%,規模增長25.56%。
公募基金費率改革也取得實效。北京證監局透露,目前在京公募基金已完成838隻主動權益類基金産品費率調降,銷售費率改革也已正式落地,預計每年合計可為投資者節約100億元的費用。
中國(北京)證券期貨仲裁中心揭牌
機構揭牌、籌備組啟動、項目簽約,也在金融街發佈現場上演。當日,中國(北京)證券期貨仲裁中心入駐金融街並現場揭牌。該中心是完善專業糾紛解決機制的重要舉措,標誌着北京在構建證券期貨專業領域爭議解決體系、提升資本市場法治化水準方面邁出關鍵一步。
中郵金融資産投資有限公司(簡稱“中郵投資”)籌備組啟動儀式也在現場舉行。市地方金融管理局、西城區向中郵投資送上市、區服務包。就在幾天前,郵儲銀行剛剛收到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批復,同意籌建中郵投資。
據了解,中郵投資的批復籌建,標誌着國有六大行全面實現AIC(金融資産投資公司)牌照佈局。除工銀投資、交銀投資外,其他四大行的金融資産投資公司均在京註冊。
據了解,北京積極響應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關於擴大金融資産投資公司股權投資試點,充分發揮金融資産投資公司在創業投資、股權投資、企業重組等方面的專業優勢,將為培育新質生産力、塑造發展新動能提供有力支撐。(孫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