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周邊過街天橋加電梯 優化橋下空間交通組織 改造道路進出口 2025年已完成27項市級疏堵工程

日期:2025-10-23 08:21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原標題:醫院周邊過街天橋加電梯 優化橋下空間交通組織 改造道路進出口 今年已完成27項市級疏堵工程

  疏堵工程因實施周期較短、見效較快,被譽為交通領域的“外科小手術”。2025年,全市計劃完成30項市級疏堵工程,目前已完工27項,包括京港澳高速杜家坎緩堵綜合治理等項目。有崇文門內大街(同仁醫院門前)瓶頸段拓寬改造、建國路南輔路(國貿橋至四惠橋)交通組織優化等項目正在推進,計劃年內完工。

  加裝電梯後患者老人更方便

  截至目前,2025年已有27項市級疏堵工程完工,在改造後的橋區、路口、過街天橋,變化悄然發生。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西門北側、中日友好醫院西側,在保留既有梯道基礎上,分別增設了直梯,讓行動不便的患者、老年人過街更省力,不堵心。

  “電梯開通後,早上就醫高峰時段,腫瘤醫院天橋電梯每小時運送486人次,中日友好醫院天橋電梯每小時運送407人次,使用率較高。”市城市道路養護管理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未來本市將逐年、分批為醫院周邊過街天橋增設電梯,持續完善無障礙出行環境。

  橋下空間提升也是2025年疏堵工程的重點。2025年以來,城養中心組織完成聯想橋、西苑北橋、萬豐橋等5座橋區橋下空間動態交通組織優化。其中,西苑北橋利用橋下空間拓寬非機動車道,並將南進口停止線“後退”,避免排隊等候車輛影響公交車左轉;聯想橋橋下增設左轉和直行車道,車道數量由3條變為5條,同時增設西向西專用掉頭車道,路口整體通行效率明顯提升。

  萬泉河橋增設進口加速車道

  2025年,市交通委針對交通供需矛盾突出的道路進出口開展重點研究,組織實施了東五環平房橋周邊道路改造、北二環(外環)德勝門橋東進出口改造工程、萬泉河橋北出口改造等工程。

  位於東五環的平房橋區,由姚家園路(機場二高速)右轉匯入東五環內環匝道的交通量較大,高峰時段交通流“回灌”至姚家園主路,導致主路交通擁堵嚴重。改造中,在平房橋東側新建1處姚家園路主路出口,由姚家園路直行通過平房橋區的車輛可以利用該出口選擇輔路通行,以此緩解主路節點擁堵。

  萬泉河橋改造項目,位於萬泉河路進京方向萬泉河橋北側主路入口處,通過壓縮一條輔路機動車道,並重新砌築高約4米擋墻,在主路進口至萬泉河路四環出口匝道之間增加1條加速車道。項目完工後,主路進京方向擁堵得到緩解。

  崇文門內大街將打通瓶頸點

  2025年的疏堵工程中,重點針對易發擁堵路段、路口實施“微手術”,通過路段拓寬、路口渠化改造等方式,打通瓶頸,消除小微堵點。

  玉泉營橋區路口改造項目,將橋區北進口掉頭車道調整為直行兼掉頭車道,提升上游道路利用效率,同時利用京開輔路內側綠化,將南出口由2條車道拓寬為3條車道。改造完成後,路口北進口排隊長度減少,交通擁堵狀況得到緩解。

  崇文門內大街(同仁醫院門前)瓶頸段拓寬改造工程正在進行。該路標準路段為雙向6車道,但崇文門路口至同仁醫院段受早期天橋跨度影響,北行方向車道只有2條車道,且公交車停靠還需佔用最外側車道,高峰時段只剩1條北行社會車道,極易造成擁堵。

  改造中,通過拆除路西側的主輔路分隔帶增加1條車道,同步遷走隔離帶上的電車線桿、公交站等設施,並將崇文門內大街道路中線向西挪移,從而多分配1條車道給北行車輛。按計劃,該工程11月中旬完工,屆時將打通瓶頸點,崇文門內大街全路段實現“3上3下”車道。

  據了解,本市疏堵工程從2003年起實施,共計完成了1972項工程。(孫宏陽)

相關推薦

圖集推薦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