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優勢行業撐起經濟底盤 線下文化消費活力迸發 本市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長5.6%

日期:2025-10-23 08:04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10月22日,北京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聯合發佈前三季度北京經濟成績單。前三季度,根據地區生産總值統一核算結果,全市實現地區生産總值(GDP)38415.9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6%。相比上半年,前三季度經濟增速提升0.1個百分點。市統計局方面表示,2025年本市總體經濟呈現“一季度開局良好,二、三季度增勢穩定”特徵,三季度總體經濟持續回升向好,其背後展現出北京經濟的韌性、創新與活力。

  三大優勢行業貢獻率超八成

  機器人馬拉松、機器人運動會、GT世界挑戰賽……2025年以來,多項賽事在京城接連上演,讓人大飽眼福。拿不久前結束的GT世界挑戰賽來説,不僅在現場兩萬觀眾面前上演了速度與激情,還與世界智慧網聯大會同期舉辦,全球嘉賓齊聚一堂,展開交流碰撞,促成合作簽約。

  熱點賽事的背後是發展産業的雄心,人工智慧、具身智慧、新能源汽車,皆是北京圍繞優勢産業落子的重點領域。2025年,資訊傳輸、軟體和資訊技術服務業,金融業,工業三大優勢行業持續撐起經濟底盤,對全市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八成。其中,資訊傳輸、軟體和資訊技術服務業增加值增長11.2%,在雲計算與大數據服務、新興軟體開發等領域帶動下,行業收入增速自年初以來逐月加快;金融業增加值增長9.0%,比上半年提高0.9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5%,高端製造加快佈局,電腦、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汽車製造業分別增長24.6%和13.4%,工業出口交貨值持續提升。

  總體來看,三大産業也可圈可點。農業方面,前三季度,全市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産值165.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微降0.4%。工業方面,前三季度,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5%。服務業方面,前三季度,全市第三産業增加值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8%。

  服務性消費佔比創五年新高

  剛剛過去的國慶中秋假期,天津樂迷小辰第五次追着音樂節或演唱會來到北京。利用假期赴京來場音樂之旅,給心靈“充電”,已經成了他的習慣。

  演唱會、音樂節、體育賽事等線下文體活動正成為北京激活消費的一把鑰匙。市統計局數據顯示,2025年以來,北京舉辦的大型活動場次和接待人數均實現兩位數增長,居民每人平均教育文化娛樂支出增長10.3%,演唱會經濟、體育經濟帶動效應持續顯現;線下文化消費活力迸發,1至8月全市線下文化消費收入同比增長近兩成,工藝美術品銷售、內容保存服務等領域收入兩位數增長,休閒觀光游覽服務、創作表演服務領域具有較好發展潛力。

  在此帶動下,北京的消費結構不斷優化,前三季度,全市市場總消費額同比增長0.5%,其中,服務性消費額增長4.8%;服務性消費支出佔居民消費支出的比重達到59.8%,為近五年來最高。此外,金銀珠寶類、化粧品類、體育娛樂用品類等升級類商品零售額保持增長。

  除消費外,投資也為經濟發展積蓄動力。前三季度,全市固定資産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增長9.0%。其中,反映企業擴大生産能力的設備購置投資增長83.1%,佔全市固定資産投資的比重進一步提升至29.3%。

  創新活躍民生福祉不斷改善

  持續創新,成為北京經濟保持向好的重要因素。1至8月,全市大中型重點企業研發費用同比增長6.4%,分別比1至2月和1至5月提高0.9個和2.3個百分點,其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研發費用同比增長11.3%,工業研發在汽車製造業,電腦、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帶動下,增長10.5%。創新主平臺、主陣地持續發揮引領作用,中關村示範區規模(限額)以上重點企業技術收入增長12.2%,佔總收入比重為27.8%,佔比2025年以來穩步提升。

  此外,多項數據顯示,本市民生福祉不斷改善。前三季度,全市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67206元,同比增長4.5%,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4.9%。其中,工資性收入增長5.1%,經營凈收入增長3.4%,財産凈收入增長0.7%,轉移凈收入增長5.1%。就業總體穩定,前三季度,全市城鎮調查失業率均值為4.1%,與上半年持平;9月份,城鎮調查失業率為4.0%,環比下降0.2個百分點。物價方面,前三季度,全市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下降0.4%。其中,消費品價格下降0.7%,服務價格持平。(趙語涵)

相關推薦

圖集推薦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