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前8月北京地區醫藥健康産業相關商品出口明顯增長 罕見病藥品進口值位居全國之首
作為助推北京創新發展的“雙發動機”産業之一,本市醫藥健康産業正加速向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現代化醫藥健康産業集群邁進。日前從北京海關獲悉,2025年前8個月,北京地區醫藥健康産業相關商品出口明顯增長,醫療儀器及器械、醫藥材及藥品分別出口58.3億元、34.3億元,分別增長21.5%、6.8%。
作為本市高精尖産業的主陣地、醫藥健康産業的主要承載區,北京亦莊生物醫藥園、大興生物醫藥産業基地兩大園區共註冊各類企業12000余家,其中世界500強企業100余家,獨角獸企業17家。
隨着醫藥健康産業的蓬勃發展,生物醫藥企業對優化跨境生物醫藥研發環境也提出了更高的需求。
“在研發階段,經常需要進出口特殊物品、生物材料、生物試劑等,如果能加快審批效率,將會為企業醫藥研發、産品流轉節約大量時間成本。”北京義翹神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説。基於此,亦莊海關推動出入境特殊物品審批“智慧化”,對低風險特殊物品審批實現後臺智慧識別,將出入境特殊物品海關審批時間提升至秒級,轄區企業出口環節總體時效提升約40%。“公司已智慧備案産品累計達7.5萬多條,智慧審批佔比超85%,審批時效提升65%。”上述相關負責人表示。
不僅如此,亦莊海關還試點屬地遠端查檢,借助視頻技術手段、設備,以遠端視頻查檢代替現場查檢,提高了企業貨物通關效率。“我們公司在大興生物醫藥基地,距離亦莊海關24公里,現場查檢距離遠,實行遠端屬地查檢以來,從預約查檢到通關十幾分鐘即可,查檢效率大幅提升。”百奧賽圖(北京)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企業負責人説。
在北京天竺綜合保稅區,一輛輛滿載藥品、醫療器械等貨物的車輛,有序通過卡口,駛向全國各地。作為重要藥品進口口岸,天竺綜保區2024年進口藥品960.4億元,進口人用疫苗佔全國92%,為許多患者帶來了新的希望。
“今年是我們在天竺綜保區開展進口醫療器械業務的第16年,現在,我們能夠最短在1小時內將醫療器械交付客戶,快速應用於患者。”北京空港宏遠物流有限公司保稅事業部運營經理何凱興奮地説。
貨物進出區提速,是許多醫藥企業的迫切需求。如今,天竺海關依託電子智慧卡口、物聯網和圖像識別技術,實現出區藥品“數據預審、系統核碰、車號識別、秒級驗放、無感通行”,全鏈條壓縮通關時間。
科園信海(北京)醫療用品貿易有限公司助理總經理楊海寧對此深有體會,他介紹,該企業進口的疫苗等貨物需要保證2至6攝氏度冷鏈運輸,對通關效率有很高要求。與傳統進出區模式相比,智慧卡口為其節省了大量運輸時間。據其介紹,2025年1至8月,該企業醫藥産品入區規模達到277億元,同比增長9%。
據悉,2025年前8個月,北京地區罕見病藥品進口26.6億元,增長59.1%,進口值位居全國之首。其中天竺綜保區進口罕見病藥品25.6億元,增長78.3%,佔同期北京地區罕見病藥品進口的96.4%。(鹿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