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居庸山月”中秋晚會舉行 延慶三景共繪月夜畫卷 雄關映月演繹月光下的中國之美

日期:2025-10-06 09:01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原標題:昌平“居庸山月”中秋晚會舉行,延慶三景共繪月夜畫卷 雄關映月演繹月光下的中國之美

“居庸山月”中秋晚會為觀眾呈現了一場貫通古今、融匯中外的中秋文化盛典。

“居庸山月”中秋晚會為觀眾呈現了一場貫通古今、融匯中外的中秋文化盛典。(穆昊星 攝)

媯河映月。

媯河映月。 八達嶺文旅集團供圖

  10月5日晚,2025“居庸山月”中秋晚會在昌平居庸關長城腳下上演。晚會面向全球直播,三十余位中外藝術家與新生代藝人、居庸關戰鼓隊、北京月宸世界揚琴樂團,以及來自昌平各校的青少年藝術團體參演,攜手為觀眾呈現了一場貫通古今、融匯中外的精彩演出。

  開場節目中,無人機陣列率先帶來震撼的燈光秀表演《雄關映月》,無人機群在夜空中編隊盤旋,先後勾勒出“居庸疊翠”“明月升空”等意象,與下方城墻上的鐳射投影相互呼應,古老關隘與現代科技的碰撞形成了詩意的對話。

  整場晚會以“月圓居庸關 天涯共此時”為主題,包含“夜升·夢”“月涌·舞”“星灑·焰”三個篇章,以中華傳統文化為內核,通過國風歌曲、經典朗誦、民族音樂、跨界合唱等多元形式,全方位展現了昌平“三條文化帶”匯聚的獨特魅力。

  著名朗誦藝術家陳鐸深情朗誦《月光下的中國》,渾厚的嗓音與巍峨矗立的長城交相輝映;龔琳娜攜手北京歌劇舞劇院演繹《芙蓉》,從《詩經》《楚辭》中採擷靈感,以戲曲腔韻與現代音樂的融合表達詮釋東方女性的溫婉與堅韌;吳碧霞與女兒春天共唱《廣寒宮》,空靈美聲與純凈童聲交織重構中秋神話的溫情敘事;林志玲與義大利歌手Gian Marco Schiaretti跨界演繹《Moon River》,東西方嗓音碰撞詮釋“天涯共此時”的全球共鳴。

  此外,來自昌平區的居庸關戰鼓隊、漆園龍鼓隊以及武術團隊、青少年合唱團也輪番登場,一個個節目既延續中秋團圓的文化基因,又洋溢着青春時尚的新氣象,譜寫出一曲中華優秀文化古今交融的華美樂章。

  昌平區相關負責人介紹,晚會的視覺呈現以“城墻投影”為核心,依託頂尖的燈光、鐳射與特效技術,歷經歲月的古老磚墻被賦予鮮活生命力,時而勾勒出“居庸疊翠”的清幽山水意境,時而再現“烽火傳訊”的邊塞歷史場景,時而化作星河璀璨、漫灑天際的壯闊畫卷。舞臺設計深度結合居庸關獨特的山體輪廓與建築紋理,打造出“山、關、月、人”交融共生的詩意情境。

  此外,晚會還特邀“東方甄選”團隊打造了8小時沉浸式直播,探訪居庸疊翠石碑、長城博物館、古驛站等景點,在講解歷史典故的同時,穿插農業特色産品與文旅服務帶貨,形成“邊看晚會、邊學歷史、邊購好物”的獨特體驗。

  以本次中秋晚會為契機,昌平區同步開啟“古韻新風·樂游昌平”秋季文旅季,精心籌備118場涵蓋文化、親子、潮玩、豐收等主題的活動,覆蓋全域景點與消費場景,為市民游客打造“全時段、多維度、沉浸式”的秋日游玩體驗。

  作為北京長城文化節核心子品牌及全國文化中心建設重點項目,“居庸山月”中秋晚會已連續成功舉辦六屆,成為兼具文化深度與群眾基礎的節慶標桿。近年來,昌平區依託長城、明文化等核心資源,先後舉辦居庸關長城徒步挑戰賽、長城花海音樂會、明文化論壇等活動,將“靜態文物”轉化為“動態體驗”,讓 “居庸山月”“明文化”等IP成為昌平文旅的閃亮名片。

  又訊(李瑤)假期過半,八達嶺夜長城上“長城鎖月”的壯麗景觀持續吸引游客目光。據統計,9月30日至10月5日,八達嶺夜長城已累計接待游客突破1萬人次。同期,“媯河映月”“夢華圓月”等特色夜游項目也人氣高漲,共同繪就一幅詩意延慶的月夜畫卷。

  長城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假期前半段,夜游長城賞月成為眾多游客的選擇。夜幕下的八達嶺雄渾壯美,游客拾級而上,登臨南四樓、北四樓等最佳觀月點。放眼望去,一輪明月懸於山巒之上,鑲嵌在城墻之間,月光灑向層巒疊嶂,長城如巨龍盤踞山脊,“長城鎖月”的壯美景象令人嘆為觀止。

  長城腳下,延慶城區的“媯河映月”為賞月增添靈動之筆。在媯水河上的夏都碼頭,環河實景演出《媯河夜畫》巧妙運用水幕投影、全息成像等科技手段,營造出“月在枝間藏,影在水中搖”的詩意境界。天上明月、水中月影與船上的“大月亮”造型相映成趣,游客既可感受船行月移的動態之美,還可參與兔子燈手工製作、媯河放荷花燈祈福等活動,沉浸式體驗月夜下的浪漫。

  在世園國際旅游度假區的《夢華·長城》情景演藝劇場,“夢華圓月”景觀同樣引人入勝。月光下,將士思鄉之情與巍峨長城交相輝映,引發觀眾深深共鳴。10月1日以來,該演出已接待游客近萬人次,平均每場接待600餘人,成為假期夜游的又一亮點。(孫雲柯)

相關推薦

圖集推薦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