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國慶中秋“雙節”假期臨近,北京各大火車站地區也即將迎來客流高峰。以前不少司機到北京南站送站最頭疼的就是上二層平臺排隊,特別是節假日的出行高峰期,明明已經到了車站,還需要排上十幾分鐘的隊,而這樣的情況隨着北京南站北環路社會車輛落客區的開通,將得到有效緩解。
從重點站區管委會了解到,從9月28日5時起,北京南站北廣場道路(即“南站北環路”)已經對社會車輛開放,設置2條社會車輛“即停即走”落客車道,可直達北進站口,這也將緩解北京南站既有的東、西落客平臺的壓力。
南站北環路功能分區優化 實現人車分流
近年來,隨着市民旅客出行方式轉變,北京南站地區計程車、網約車及私家車接駁佔比已超45%,高峰日站區送站車輛可達4.5萬輛次。
“北京南站地區原有三個社會車輛落客點,主要是二層東、西落客平臺以及2025年5月新開通的西北落客區。但在客流高峰時段,尤其是節假日,前往二層落客平臺送站的車輛經常排起長龍,車流緩行甚至溢出至周邊主幹道,加劇了區域擁堵,嚴重影響旅客出行體驗。”重點站區管委會南站辦副主任王淼申説。
為破解這一難題,重點站區管委會南站辦協同鐵路、豐台區、交管等部門,經過多輪現場踏勘、數據分析和方案比選,最終確定了開闢“多點停靠”落客區來分散車流、疏解堵點的方案。
過去南站北環路主要服務於公交車落客和計程車蓄車接客,2023年曾進行功能調整,增加了計程車落客功能。北京南站的北進站口也主要是承接地面公交、計程車以及通過城市路網步行抵達北京南站的進站旅客。
2025年以來,隨着北京公交集團對南站周邊公交線路進行優化整合,原北樞紐交通場站的公交線路全部移出,騰挪出了一定的可利用空間,而北京南站北進站口的人員通行量則相對較少,具備為其他進站口分擔客流壓力的可能。
“公交線路遷移出去以後,南站北環路主要用於計程車落客和蓄車,之前落客和蓄車都是在道路外側,存在人車混行情況。”王淼申説。近期,重點站區管委會南站辦協同公聯公司對南站北環路進行了重新規劃與功能分區,將計程車的蓄車道調整到道路內側,使其與落客車輛行駛路徑分離。
送站社會車輛“即停即走”乘客可直達北進站口
經過此次改造,北京南站北環路落客區從9月28日5時起正式向社會車輛試運作開放,將一直持續到2025年10月31日。
9月28日中午,在現場看到,計程車蓄車道位於北廣場道路內側,與其他車道之間設置了連續的花箱式隔離護欄。在道路外側施劃了2條社會車輛落客車道,並在路邊設置了“落客區,即停即走”提示牌,計程車、網約車、私家車可從南站幸福路經由南站北環路直接到北京南站北進站口落客。送站車輛在此處停車落客後,乘客只需要步行很短的距離,就能進入北京南站北進站口。
以前不少司機來南站送站最頭疼的就是上二層平臺排隊,明明已經到了車站邊上,但需要排隊上去,時間沒有把握,由於乘客都拎着大包小包的行李,也不方便從其他出入口再步行進站。
豐台區交通委工作人員説,交通部門也協同重點站區管委會南站辦、豐臺交通支隊及鐵路交通支隊,重新施劃了路面標線,沿途增設了醒目的指引標誌牌,對車輛進行連續引導。同時在社會車輛落客車道與計程車蓄車通道之間預留了1條應急車道,確保特殊情況下交通不中斷。
目前,南站北環路落客區已在高德地圖、百度地圖以及滴滴網約車用戶端上線,廣大司機朋友搜索目的地“北京南站”,即可清晰地看到“北進站口”的導航點位,按照地圖和語音提示,到達落客點進行落客。
北京南站北進出站口擴容 提升通行效率
為匹配北廣場新增的落客功能,避免旅客下車後進站安檢排隊擁堵,鐵路北京南站同步對北進出站口進行了擴容改造,騰退了部分商業用房,新增了1條安檢通道和4條檢票通道,設置了1條獨立的出站通道,北進出站口的整體通行能力大幅提升,通行效率提升約50%,實現了“快停快走”與“快檢快進”的無縫銜接。
9月28日,多位前往北京南站送站的司機對這一新落客區域的設置表示了認可。“感覺比原來開車繞到坡道上面的東西落客平臺要快不少,以前趕上排長隊,可能要堵上十幾分鐘。”送站的司機孫師傅説,導航的時候發現北京南站新開了北進站口的落客區,正好時間不是很緊張,就順道來看一看,“以後我送站可能就首選這裡了。”
重點站區管委會南站辦副主任王淼申説,北京南站北環路落客區從9月28日5時起正式啟用,向社會車輛試行開放落客功能,一直到10月31日。此次調整正是基於客流變化和空間釋放所做的精準“盤活”,下一步還將密切監測南站北環路落客通道的運作實效,收集司機、旅客的反饋意見,持續完善現場設施,細化引導標識,更好地服務市民旅客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