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北京亦莊),一個名為“假裝上班”的創新空間正在重新定義創業孵化的內涵。這個以“職場劇本”為創意外殼的空間,實質是一個專注個人創業孵化的平臺,在北京亦莊落地運營的4個月時間裏,通過獨特的運營模式和全方位的創業服務,成功培育6家科技型企業。
打造個人孵化“試驗場”
這個佔地280平方米的創新空間,打破了傳統孵化器的高門檻模式:走進“假裝上班”,開放式辦公區、專業直播間、休閒交流區一應俱全,更有不間斷供應的零食飲料和各類創業設備。顛覆傳統空間租賃模式,在“假裝上班”創業,無需支付月租及押金,“按日付費”是創業方式的輕盈進步,真正實現創業“零負擔”,助力創業人實現自我孵化。
“我們提供的是一個低成本個人孵化‘試驗場’。”“假裝上班”空間創始人朱冠霖介紹道,該空間以“賦能個人發展,激活就業創業活力”為核心宗旨,聚焦個人在就業準備、創業起步階段的核心需求,構建“線上獲客引流+線下孵化支撐+分類免費服務”的一體化服務體系,致力於為個人就業創業提供全鏈條、低成本支援,助力就業及培育優質初創市場主體。
空間採用24小時開放運營模式,充分滿足不同創業者的工作時間需求。據統計,來這裡的人群中85%以上是個人創業者,其中包括剛畢業的大學生、處於職業轉型期的職場人,以及渴望實現創業夢想的自由職業者。“這裡不僅提供性價比高的共用工位,還提供免費的創業指導、資源對接、技能培訓等,這正是我們創業初期迫切需要的。”一位正在此處創業的年輕人表示。
6個創業項目孵化落地
“假裝上班”空間通過建立完善的資訊共用機制,精準對接人才、技術、資金與市場資源,助力項目快速落地與規模化發展。目前已成功孵化6個創業項目,科技型企業佔據主流。
作為重點孵化項目之一,和中昌科技(北京)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和中昌科技”)已在亦莊註冊成立,主要從事廣告創意發佈和軟體開發業務。“在這裡,我們不僅以極低的成本解決了辦公需求,更重要的是獲得了創業方向的精準指導和資源對接。”和中昌科技總經理李志軍表示,“從公司註冊到業務拓展,每一個環節都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幫助。”
另一個成功案例,是專注於寵物自助洗澡設備的研發項目。該項目創始團隊最初來自杭州,在“假裝上班”空間的指導下調整了創業方向,將自媒體運營與科技産品研發相結合。目前,該項目已經進入産品研發的關鍵階段,正在與亦莊當地的研發團隊合作推進。
“我們不只是提供場地,更是創業路上的陪伴者。”朱冠霖表示,“每個創業者來到這裡,我們都會幫助其梳理項目可行性,對接行業資源,甚至指導他們使用各種AI工具提升工作效率,這些都是創業成功的重要保障。”
探索産業孵化器新模式
“選擇將空間落在亦莊,正是因為這裡擁有最優的營商環境和創新生態。”朱冠霖表示,自空間落地以來,北京亦莊對這一創新模式給予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援,相關部門多次到府服務,深入了解運營情況和發展需求,並提供相應的資源支援。
“北京亦莊對科技創新企業的支援力度很大,我們希望能夠成為政府與個人創業者之間的橋梁,將亦莊的優惠政策更直接地對接給創業者,讓更多人了解並享受到政策紅利。”朱冠霖補充道。
展望未來,“假裝上班”空間計劃以亦莊為總部基地,在北京佈局4個核心網點,預計2026年下半年將網點逐步拓展至全國一線城市;同時,規劃佈局“假裝上班”空間第三代産品,預計引入AI機器人和AI智囊團等前沿科技元素,打造更加智慧化的創業孵化平臺。北京亦莊也將通過一系列措施,支援該空間實現從個人孵化器向專業孵化器的升級,推動更多優質企業落地成長,逐步構建符合區域産業發展需求的完整産業鏈。
作為首都高品質發展開路先鋒和高精尖産業主陣地,截至2025年5月底,北京亦莊科技企業孵化器孵化企業數量突破2500家,其中在孵企業數量近1000家,“畢業”企業數量超1500家,硬科技企業佔比近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