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象徵IASP的鐳射人穿越時光奔跑向前,9月17日,有科技園區“奧林匹克”盛會之稱的國際科技園及創新區域協會(IASP)2025年世界大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拉開帷幕。
國際科技園及創新區域協會(IASP)成立於1984年,總部位於西班牙馬拉加,是全球唯一一個以科技園及其創新區域為會員單位的全球性非營利協會組織。歷經四十年的發展,IASP已成為連接全球創新高地的重要網路,擁有來自76個國家和地區的325個正式會員,覆蓋園區內企業超過11.5萬家,構成了推動全球技術創新與經濟發展的強勁引擎。
繼1995、2005、2015年之後,北京第四次迎來了IASP世界大會這一全球性盛會。“大會第四次在北京舉辦,這不僅是對北京特別是對中關村既往成就的肯定,更是對其未來引領全球創新的深切期待。”一位國際科技園區負責人説。中國一直是IASP體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目前,中國擁有IASP會員單位36個,約佔全球會員總數的11%,是IASP大家庭中會員數量最多的國家,充分展現了中國科技園區事業的蓬勃發展和深度融入全球創新網路的積極姿態。
開幕式上,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負責人現場發佈IASP2025北京中關村《國際科技園區創新合作倡議》,提出建設“創新園區、綠色園區、智慧園區、人文園區、開放園區”,呼籲全球科技園區共同構建協同創新網路,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培育高水準創新人才,推動綠色和可持續發展。這是IASP世界大會首次發出倡議,凝聚了國際科技園區廣泛共識,提出了科技園區未來發展方向。
大會期間,圍繞開放創新生態系統、城市發展、經濟發展、未來發展趨勢、技術與産業等五大領域,將舉辦4次全體會議和15場平行論壇。與會嘉賓通過主旨演講、分組討論、案例研究等形式,就科技園區發展趨勢、産業升級及創新協同等核心議題進行深度研討。
平行論壇上,來自中國、澳大利亞、義大利、丹麥、南非等27國的演講嘉賓將從多元視角與專業領域,結合各國家和地區的實際情況,探討創新集群在推動高品質發展中的重要作用,為與會者提供豐富的思路與啟示。在大會展覽區,多家科技園區與高新技術企業集中展示在智慧園區、低碳技術、開放科學平臺等方面的前沿創新成果與應用場景。
會議期間還設置了7條科技參訪路線,覆蓋了中關村國際機器人産業園、東升科技園、生命科學園、首鋼園等10個科技地標,充分展示中關村豐富的科技園區資源,系統呈現中關村特色産業園的前沿佈局與産業優勢。
這場素有科技園區“奧林匹克”之稱的國際盛會,吸引全球科技園區參與。義大利“千米紅墻”科技園、南非東倫敦工業開發區、西班牙馬拉加科技園、美國三角研究園、日本京都研究園、瑞典林雪平科技園、法國索菲亞科技園……全球主要科技園區代表跨越山海來到這裡,尋找科技園區促進學術界、産業界與政府部門協同合作的創新模式。
“面對複雜的國際形勢,加強全球科技合作成為世界領先科技園區建設的必然選擇。”國際科技園及創新區域協會(IASP)首席執行官艾巴·倫德説。(孫奇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