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月16日舉行的2025北京綠色發展論壇新聞發佈會上了解到,首屆北京綠色發展論壇將於9月22日至24日在北京城市副中心舉辦。論壇期間將組織1場綠色産業博覽會、5場綠色發展會客廳、13場平行論壇總計19場專項活動。
本屆論壇旨在打造5個平臺
本屆論壇以“綠色北京新航程 綠色經濟新標桿”為主題,旨在打造服務北京綠色發展重大政策和成果發佈平臺、綠色科技成果轉化促進平臺、綠色産業發展賦能平臺、國際綠色合作交流平臺、綠色北京形象傳播平臺,為北京建設國際綠色經濟標桿城市提供新助力,為“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綠色北京”戰略的系統實施提供新支點,為京津冀落實黨中央要求打造綠色發展高地提供新動能。
城市副中心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胡九龍表示,北京綠色發展論壇雖是首次舉辦,但連續成功舉辦五屆的北京城市副中心綠色發展論壇已經具備的學術水準、業界認可、社會反響和辦會機制,為各方合力辦好首屆北京綠色發展論壇打下了基礎。
本屆論壇將邀請北京城市副中心、中新天津生態城兩個國家綠色發展示範區和作為綠色發展城市典範的河北雄安新區交流綠色發展經驗,助推京津冀三地協同建設綠色發展高地。
邀請本市5區舉辦城市會客廳
本屆論壇將邀請北京綠色交易所、北京綠色技術創新服務産業園等重點企業代表,分享在副中心落戶發展的實踐經驗與切身感悟,從多元視角全方位展示副中心綠色高品質發展的生動實踐和顯著成效。
相比於北京城市副中心綠色發展論壇,北京綠色發展論壇擴展了參與主體,將邀請城市副中心、順義區、昌平區、房山區、平谷區舉辦城市會客廳,共同開展推介,並聯合18家社會機構開展平行論壇、綠色科普、低碳生活等系列活動,線下線上參與活動的專家、企業、市民和政府部門數量將創新高,發揮凝聚共識、促進合作、服務發展的積極作用。
市發展改革委二級巡視員方明成介紹,本屆論壇將系統發佈北京市建設國際綠色經濟標桿城市重大成果,舉辦國家綠色技術交易中心揭牌及相關簽約活動,發佈《北京市氫能産業標準體系》和《北京綠色經濟發展藍皮書(2025)》。
全面展示副中心綠色發展實踐
作為本屆論壇的特色活動,綠色産業博覽會將在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設施之間的戶外環形走廊帶舉辦,集中展示本市加快建設國際綠色經濟標桿城市的産業發展方向。
北投集團黨委副書記、董事閻曉東表示,2025年的綠色産業博覽會相比2024年全面升級,做到了本市建設國際綠色經濟標桿城市提出的七大綠色産業方向全覆蓋,每個産業均邀請到了行業內優秀企業進行展覽推介,不僅有北京市的優秀企業代表,而且外地企業參展數量佔比超過了30%;本屆綠色産業博覽會面積約1.2萬平方米,是2024年的3倍,預計日均參觀量將達到1萬人次,充分體現了北京市對綠色企業的吸引力。
北京ESG研究院等一批落戶在城市副中心的綠色專業服務機構也將在2025年的綠色産業博覽會上亮相,華夏銀行、郵儲銀行、民生銀行等傳統金融機構還將分享綠色金融領域轉型實踐,北投集團將展示建設城市副中心時應用的綠色建築、綠色能源等技術,全面展示副中心在綠色發展方面的生動實踐。
相關新聞
綠色是副中心最鮮明的底色
在9月16日舉行的2025北京綠色發展論壇新聞發佈會上,通州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李先俠介紹,綠色是北京城市副中心最鮮明的底色,更是其立足未來的核心競爭力。
2024年2月,國務院批復賦予副中心建設國家綠色發展示範區的光榮使命。副中心所在地通州區對標國家戰略和北京市要求,統籌生産、生活、生態三大空間,堅持“以綠生金”,在全國率先構建了覆蓋七個維度、三個層級的綠色發展標準體系,將綠色發展理念融入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的全過程和各領域,收穫了一系列標誌性、引領性成果。
在副中心,綠色建築多點開花。近年來,副中心堅持綠色建築“兩個百分百”要求,即新建建築100%按綠色建築標準設計建造,100%使用綠色建材。三大文化設施統一採用區域能源站供能,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1萬噸;行政辦公區在全國率先實現綠色三星建材100%應用;運河商務區成功獲得北京市綠色生態示範區稱號。
副中心綠色交通體系也在加速成型。城市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主體工程已基本完工,將打造成為全國首個綠色三星站城一體化綜合交通樞紐。截至目前,副中心累計建成綠道近600公里,步行和自行車系統示範段工程已於近日建成投用。
公園綠地500米服務半徑覆蓋率達到95.33%,成功創建全市首個平原地區國家森林城市……在副中心,隨着綠色空間越來越多,産業也“向綠而行”——全國溫室氣體自願減排市場、國家綠色技術交易中心、綠色價格認證中心等國家級平臺近年來紛紛在副中心落地,通州區已出臺了全市首個促進綠色經濟發展的實施方案,成立了百億規模的北京市綠色發展和低碳産業投資基金,綠色信貸餘額已近550億元。(陳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