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中關村擁抱世界——寫在IASP2025年世界大會開幕之際

日期:2025-09-16 17:47    來源: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

分享:
字號:        

  出發!去北京!去中關村!

  多彩金秋時節,千年古都北京再次吸引全球目光。9月17日,全球科技園區領域的頂級盛會——國際科技園及創新區域協會(IASP)世界大會(簡稱“IASP2025年世界大會”)將在北京啟幕。

  以“追求卓越——創新集群助力高品質發展”為主題,來自全球90余個國家和地區的800余位中外嘉賓,在北京,在中關村,將奏響開放發展、合作共贏的華彩樂章。

  歷史的航程波瀾壯闊,時代的大潮奔騰不息。

  中關村書寫了一部科技園區的創新史詩,激蕩起全球創新創業的勃勃生機與氣象,不僅深刻改變了中國,也深刻影響了世界。

  從最早的“電子一條街”,逐步發展成為中國第一個新技術産業開發試驗區、第一個國家高新區、第一個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當前正在加快建設的世界領先科技園區,40年來,中關村已成為中國自主創新的一面旗幟。

  向新!向新!這是繼1995年、2005年、2015年之後,第四次在北京舉辦這一素有科技園區“奧林匹克”之稱的國際盛會,也是首次以北京市政府名義主辦的IASP世界大會,對服務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和助力中關村打造世界領先科技園區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義。

  牽手,共赴“中關村之約”

  加快建設世界領先的科技園區,為促進全球科技創新交流合作作出新的貢獻,IASP2025年世界大會,是一場“中關村之約”。

  這場“中關村之約”,是友誼之約,合作之約,共贏之約。

  5天時間,在2天的科技參訪活動中,在3天主會期的國家會議中心一期主會場、昌平區中關村生命科學園分會場,人們會看到,其中500余位外國嘉賓的笑臉,格外耀眼。

  這將是一次探討新時代世界領先科技園區建設的熱烈盛會,是一曲以“創新”和“融合”為主旋律的交響樂章,更將是世界科技園區多元創新文化的一次精彩對話。

  千人共話創新集群。全球知名科技園區管理者、領先企業領袖、權威專家學者、政府機構代表以及投資界人士齊聚一堂,共同探討科技園區和創新區域作為關鍵載體,如何通過構建充滿活力的創新生態,培育卓越企業,匯聚高端要素,從而驅動産業升級、城市轉型和區域經濟實現更高品質、更可持續發展。

  大會內容精彩紛呈。5天的行程緊鑼密鼓。9月15-16日開展的科技參訪活動中,7條精品科技文化參訪路線,覆蓋中關村國際機器人産業園、東升科技園、首鋼園等10個科技地標,通過實地體驗促進國際嘉賓感受北京創新生態,推動務實合作。

  9月17日上午在國家會議中心舉行的開幕式,將發佈重要合作倡議、回顧IASP年度歷程並舉行啟動儀式。北京時刻和閉幕式將發佈中關村指數,舉行會旗交接儀式。

  全體會議共設4場高規格會議,來自世界各地的科技園區領袖、企業家與思想領袖,將就科技園區發展趨勢、産業升級及創新協同等核心議題展開深度研討。平行論壇涵蓋開放創新、城市發展、經濟發展、未來趨勢、技術與産業五大方向,依託全球論文徵整合果舉辦15場,演講嘉賓來自中國、美國、英國、法國等27個國家,多元視角與專業深度極大彰顯。位於國家會議中心的展覽展示,匯聚超過20家中外頂尖科技園區與機構在此搭建中外對接交流平臺,推動全球科技園區合作。

  天朗氣清,惠風和暢。

  IASP2025年世界大會,為全球科技園區交流與合作搭建了更高水準的科技“會客廳”。

  “面對複雜的國際形勢,加強全球科技合作成為世界領先科技園區建設的必然選擇。”國際科技園與創新區域協會(IASP)首席執行官艾巴·倫德如是説。

  擁抱,中關村敞開懷抱

  群賢畢至,氣象萬千。

  開放,是北京,特別是中關村的鮮明標識。

  義大利“千米紅墻”科技園代表來了,南非東倫敦工業開發區代表來了,西班牙馬拉加科技園代表來了……

  還有美國三角研究園、日本京都研究園、瑞典林雪平科技園、法國索菲亞科技園等全球主要園區代表,跨越山海來到這裡,尋找科技園區促進學術界、産業界與政府部門協同合作的“三螺旋”創新模式,尋找並見證心中嚮往的“中國方案”。

  懷揣希望和憧憬而來,帶着答案和信心而歸——

  先行先試,中關村正努力打造世界領先科技園區和創新高地。在這裡,“中關村速度”是看得見的創新力。

  1微秒是百萬分之一秒。早在2021年,北京量子資訊科學研究院就把量子比特的相干時間提高到了500微秒以上,打破了2020年3月由普林斯頓大學創造的360微秒的世界紀錄。

  76秒,下線一輛車,這是小米造車的“分秒速度”;單日最大分揀量可達10萬件,這是新石器無人車的“黑燈速度”;每3天發射一顆星,這是銀河航太從“造星工廠”到太空織網的“銀河速度”……

  一組組躍動的數字,見證的是中關村的奮進之路。

  在這裡,每年都有一大批創新成果破土而出,諸多“全球首個”接踵而至;在這裡,不到5分鐘,就有一家科技型企業在北京落戶、誕生;在這裡,平均每天新註冊科技型企業超過300家。

  世界第五、中國第一。

  全球知名創新生態系統研究機構Startup Genome發佈《全球創業生態系統報告2025》,公佈全球40個領先創業生態系統。報告顯示,矽谷持續排名首位,紐約、倫敦、特拉維夫位列第2-4位,北京排名較上年提升3位,與波士頓並列第5位,成為中國唯一進入全球TOP5的城市。

  從曾經的京郊荒野到如今的國家“名片”,中關村敢為人先、風雨兼程,書寫了一個奮進時代,也鍛造了創新這個第一動力。

  在中關村的創新引領下,北京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步伐加快,已經邁過這些“1”——

  看成果,北京被引論文數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在國內首屈一指。

  看企業,北京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獨角獸”企業數量,穩居全國第一。

  看增長,2014-2024這十年,北京年技術合同成交額、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數量、每日新設科技型企業數量、高技術産業增加值均增加了1倍多……

  見創新、見發展、見未來,將40年時間凝聚成5天,在這裡,與會者將看見、聽見、觸摸、交流、碰撞、思考。

  “在國際科技園及創新區域協會,我們充分認可並推崇發展模式與發展階段的多樣性,正是這種多樣性催生了豐富多彩的創新實踐,往往能夠 啟發全球其他地區的科技園區因地制宜地借鑒這些創新方案。”艾巴·倫德説。

  同行,中關村逐浪向前

  中關村不只是北京的中關村,更是中國的中關村,世界的中關村。

  來到這裡,人們想知道,科技園區需要怎樣的“創新”?全球科技交流合作需要怎樣的“進步”?

  萬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

  IASP 2025年世界大會的底色是開放合作,成功的關鍵也在於開放合作。

  大會閃耀全球智慧、深化務實合作、引領未來發展,將為全球科技創新事業和高品質發展注入強勁的“北京動力”。

  大會共收到來自24個國家的122篇高品質學術論文,徵文範圍廣泛。論文聚焦科技園區建設的多個維度,經全球專家嚴格評審,最終68篇論文入選大會發言。其中,中國專家提交的論文有17篇,佔比25%,不僅創下了IASP世界大會42年曆史上主辦國入選論文數量的新紀錄,也標誌着中關村乃至中國科技園區的建設經驗與模式獲得了國際業界的廣泛認可。

  大會首次設立昌平中關村生命科學園分會場,通過“主會場+分會場”聯動,拓展交流空間,促進産學研深度融合。特別推出“IASP地平線項目”(IASP Horizon Programme),邀請國際科技園區內的科技企業來華,與中關村企業進行精準對接與洽談,直接推動項目合作。

  大會凝聚全球共識,將發佈國際科技園區創新合作倡議,呼應眾多科技園區追求發展的共同心聲;發佈《中關村指數2025》,科學評估並展示中關村創新發展的新高度,強化其作為全球創新網路關鍵樞紐的地位;通過密集的交流與對接,力爭促成一批實質性的國際園區間及企業間合作項目,持續擴大中關村科技園區的國際“朋友圈”,顯著提升中關村的全球影響力。

  “國際交流合作不是一種選擇,而是一種必需。”

  “北京給了我們歡聚的機會,中關村給了我們夢想的力量。”

  “北京及中關村,啟迪我們對未來的深刻思考,也給了我們難得的學習機會。”

  “祝IASP2025年世界大會圓滿成功。”

  ……

  前來參會的中外嘉賓,他們的期待與興奮溢於言表。

  奮楫逐浪天地寬,萬里寫入胸懷間。

  在嘀嗒的倒計時中,IASP2025年世界大會正款款而來。

  志合者,不以山水為遠。

  中外嘉賓共赴金秋“中關村之約”,全球科技交流合作又將邁向下一個新起點。

相關推薦

圖集推薦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