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境兒童救助保護服務規範》《兒童舒緩照護服務規範》團體標準在京發佈 推動兒童福利事業邁入標準化新階段​

日期:2025-09-15 17:40    來源:中國社會福利與養老服務協會

分享:
字號:        

  中國社會福利與養老服務協會兒童福利與保護服務分會(以下簡稱“兒分會”)日前在京成功舉辦團體標準發佈研討暨培訓大會。會議正式發佈《困境兒童救助保護服務規範》(T/CASWSS029-2024)與《兒童舒緩照護服務規範》(T/CASWSS028-2024)兩項團體標準,來自全國近40家兒童福利機構、學術機構及社會組織的代表齊聚水滴大廈,共商兒童服務標準化發展的新路徑。本次發佈會由北京市誌善社區服務發展中心承辦,由河南省兒童希望救助基金會、長沙市蝴蝶之家兒童舒緩護理中心、北京水滴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協辦。

  標準發佈:填補行業空白

  兩項標準由兒分會聯合北京市誌善社區服務發展中心、河南省兒童希望救助基金會、天津市兒童福利院、長沙市蝴蝶之家兒童舒緩護理中心等十余家單位歷時兩年制定完成。《困境兒童救助保護服務規範》首次明確七類服務對象與“兒童最大利益”“最小傷害”等核心原則,覆蓋心理支援、危機干預等七大服務模組;《兒童舒緩照護服務規範》則聚焦生命限制性疾病兒童,首創“家庭中心”服務模式,細化疼痛管理、悲傷支援等9類專業操作流程。中國社會福利與養老服務協會副會長韓華在發佈儀式上強調:“這兩項標準的誕生,標誌着我國兒童福利事業從“保基本”向“高品質”邁出了關鍵一步!”總體而言,該標準最重要的創新,是它貫徹了發展的理念。首先,它深刻把握了國家的政策走向,從國家政策演進與兒童保護理念來看,標準是對兒童發展權的落實;其次,標準關注困境兒童的生理、心理和社會性的全面發展。發佈會現場同步為16家起草單位和4家試點單位授牌。

  專家研討:聚焦落地難點?

  在專題研討環節,有多位參與標準制定的權威專家,結合真實案例剖析條款內涵,幫助大家“學透、吃透”標準精髓;來自北京協和醫學院人文和社會科學學院、首都醫科大學護理學院的專家展開深度解讀。圓桌討論聚焦兩大焦點。首先,關於執行邊界爭議:針對監護權轉移、舒緩照護等條款,與會專家通過典型案例明確操作紅線;其次,關於資源整合路徑:天津市兒童福利院提出"社區+機構"聯動機制,現場演示資源連結平臺操作流程。

  實務培訓:創新平行工作坊

  次日舉辦平行工作坊,聚焦標準落地實操。平行培訓採用"理論+場景化實操"模式。《困境兒童救助保護服務規範》專題培訓由天津市兒童福利院針對困境兒童救助保護服務常用實務模式與核心技術進行了分享,並結合場景進行了案例分析;《兒童舒緩照護服務規範》培訓則由長沙市蝴蝶之家兒童舒緩護理中心團隊對臨終關懷到全人照護的理念進行了分析,並且做了家庭支援中心的場景介紹。

  預期成果:推動行業規範化升級

  兒分會強調,本次大會預期達成三大目標:一是提升兩項團體標準的行業認知度,填補兒童服務碎片化空白;二是通過案例分享與專家研討,形成標準化操作指南,解決一線機構執行難點;三是建立長效反饋機制,鼓勵參會單位定期提交實踐問題,為2026年標準的全國推廣奠定基礎。

相關推薦

圖集推薦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