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2025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正在北京舉辦。作為2025年北京深入推動文商旅體多元融合的14項重磅活動之一,本屆服貿會以“促進文商旅體融合發展”為重要特色,推出了文旅體驗、消費市集、體育賽事等豐富多彩的活動,百年首鋼園再顯活力。
2025年以來,為貫徹落實中央“提振消費”的工作部署,北京市密集出臺政策,一系列創新舉措重塑北京的消費圖景,更好地滿足了本地居民和外來游客多樣化、品質化、便利化的消費需求,為城市的高品質發展開闢了新路徑。
政策引領帶動
促進全市消費新動能
2025年是北京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關鍵之年,北京堅持多元融合、創新驅動。年初,北京推出14項重磅活動,力求玩轉“京”彩四季。截至8月,已舉辦博物館季、時裝周等多項特色鮮明、具備跨界融合特點的活動。北京市16區各展特色,構建“一區一特色”融合消費圈。消費場景煥然一新,地標打卡點升級煥彩。5月,大吉巷煥新亮相,迅速成為網紅打卡新地標。此外,超極合生匯西區、中關村大融城等也在2025年相繼開業,為市民提供了更多休閒消費的場景選擇。
北京市還挖掘“演藝+”“賽事+”等業態價值,上半年組織大型活動超過1100場次;大型營業性演出活動102場,票房收入約15億元,同比增加約35%。北京電影生活節期間,全市30余個重點商圈、1100余家門店累計吸引客流7666萬人次,帶動消費251.7億元。上半年,北京在辦賽數量、賽事級別、專業程度、傳播力度、經濟促進等多個維度全面提升,一次次刷新國內賽事舉辦新紀錄,“雙奧之城”邁向“國際賽事名城”建設取得新突破。北京在20余項重大體育賽事活動中設置消費場景,覆蓋率超80%。
全市各區也積極行動起來,着力構建“一區一特色”的融合消費圈,充分調動社群,滿足親子、潮流青年等不同圈層人們的消費需求。
為此,北京市推出多項政策舉措進一步引導跨界融合,如對商圈、商場推動多元消費融合發展最高予以100萬元獎勵支援,對餐飲門店進公園、景區、體育場館、演出場所、博物館最高予以200萬元投入補貼支援,對連鎖便利店進公園、景區、體育場館、演出場所、博物館最高予以100萬元投入補貼支援。市政府也於7月趁熱打鐵,發佈了《北京市深化改革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共計24條具體措施。其中明確提出,力爭到2030年,打造2至3個千億級文商旅體融合消費新地標,為未來進一步明確了目標和方向。
重塑消費圖景
融合資源互通互聯
在文商旅體融合發展提振消費的大氛圍下,“首發經濟”“首店經濟”“票根經濟”“第二現場”等詞彙高頻出現在市民的生活中。這背後,是這些詞彙所代表的新業態、新模式、新服務、新技術正在重塑北京市的消費圖景。
首發經濟是一個地區商業活力、消費實力、創新能力、國際競爭力、品牌形象和開放度的重要體現。首店已經成為商業中的引流利器,而更大的引流利器則是商業體本身。2025年上半年,全市新開大型商業設施面積約75萬平方米,新的消費地標不斷興起。
小小票根如今也成了“留客令”。原本是消費終點的“票根”,變成人們探索一座城的起點。2025年的“看·見殷商”大展觀展熱度居高不下,通州區策劃覆蓋全區的“票根”聯動,觀眾憑殷商大展的門票,可以聯動享受周邊6大商圈,包括景區遊船、酒店民宿等的福利折扣。世界女排聯賽期間,觀眾憑藉票根可到“鳥巢”“水立方”“冰絲帶”等奧運場館參觀或體驗滑冰等活動。北京電影生活節期間,憑藉票根可以在商圈、購物中心享受優惠,在服飾類、工藝美術類、餐飲類門店享受專屬活動。
如果有事情無法現場觀賽、觀影,還可以通過專為重點商業載體打造的公共觀賽消費融合空間——“第二現場”解決這一煩惱。在“第二現場”不僅可以收看高清直播,還可以社交購物,滿足多樣化需求,推動由“單一觀賽”向“全域消費”的轉變。
無論是“首發經濟”“票根經濟”,還是“第二現場”,背後是不同領域消費資源的互通互聯,是對消費者多元多樣需求的深度滿足。據北京市統計局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全市服務性消費額同比增長4.7%,帶動電視電影、文化藝術、娛樂等相關行業收入保持較快增長。
抓住“金九銀十”
持續激發消費活力
進入傳統消費旺季的“金九銀十”,北京市的品牌活動也進入旺季,全球首發節、“大戲看北京”展演季、中國戲曲文化周、北京國際音樂節、WTT中國大滿貫、中國網球公開賽火熱來襲,將消費活力推向高潮。
為推動正在進行的服貿會與消費融合聯動,服貿會期間將配套推出20余場精品消費活動,充分滿足市民游客多元消費需求。9月5日起至10月17日,總規模300萬元的迎賓消費券啟動發放,涉及住宿和餐飲業態。
WTT中國大滿貫和中網兩大賽事正在成為國慶期間北京拉動消費的新引擎,不僅激發體育消費潛能,更通過與文化、旅游、商業等多業態融合,為假日消費注入全新活力。兩大賽事2025年計劃通過“票根經濟”互通、“第二現場”互設、球員明星互動,打造城市體育賽事超級周,全方位激活消費潛在能量。
9月29日至10月5日舉行的第九屆中國戲曲文化周將再次亮相園博園,讓園林實景與中華戲曲藝術相得益彰。進入北京最美季節後,眾多公園景區也紛紛變身“自然音樂廳”,為市民送上風格多樣的音樂會,同期舉辦市集、美食、露營等豐富的配套活動。(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