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北京國際大都市清潔空氣與氣候行動論壇在京開幕

日期:2025-09-11 15:12    來源:北京市生態環境局

分享:
字號:        

  2025年9月11日至12日,“2025年北京國際大都市清潔空氣與氣候行動論壇”在北京舉辦。論壇主題為“減污降碳 區域協同”,由北京市生態環境局主辦,是2025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簡稱“服貿會”)的重要活動。北京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韓耕出席開幕式並致辭。

  本屆論壇邀請了國內外專家學者、專業機構、政府部門和企業代表,分享交流清潔空氣與應對氣候變化的前沿科技、發展趨勢和典型實踐,為全球生態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匯智聚力。

  9月11日的主論壇圍繞“減污降碳 區域協同”數智化轉型展開。9月12日上午,分論壇1“區域共商共治共用清潔空氣”、分論壇2“碳市場激勵碳減排、碳普惠激發全民行動”將同時召開,其中北京市細顆粒物(PM2.5)新一輪來源解析結果將在分論壇1上重磅發佈。此外,與會嘉賓還將參觀首鋼園服貿會主題展及北京園博園,沉浸式體驗北京綠色低碳發展的生動實踐。

  數智賦能,創新推動環境治理革新

  在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進入精細化治理的階段,數智化轉型成為提升環境治理能力的重點方向。主論壇上,與會嘉賓就國際先進技術在不同領域的應用以及實踐探索進行了分享,展現了數智技術提升環境治理水準、推進生態環境領域新質生産力發展的全球探索。

  在國際先進技術開發應用方面,中國科學院院士郭華東、聯合國環境署首席數據官薩裏·拉德萬、全球大氣監測計劃環境污染與大氣化學聯合科學指導委員會主席格裏格力·卡邁克,分別從中國與北京市環境類可持續發展目標進展、技術驅動賦能清潔空氣與氣候應對以及多尺度化學傳輸模型的開發應用等角度,闡述了數智技術在環境領域的基礎性支撐與方向性指引。

  聚焦數智技術深度應用,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副站長陳傳忠介紹了我國生態環境監測網路的智慧化轉型思路和進展,清華大學環境學院副院長徐明和中科院唐曉正高級工程師探討了人工智慧在大氣環境模擬精準預測預報等環境領域的應用。

  圍繞數智賦能大城市治理,北京、首爾、雅典、加州等城市地區逐一分享了智慧城市建設、排放智慧解析等一系列實踐案例,為大城市綠色低碳發展提供了可複製、可推廣的典型經驗。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帶來的“三監聯動”治理新模式,該模式依託AI知識引擎與全鏈條演算法協同,支援空氣品質快速評價、污染形勢全面研判、污染問題智慧溯源、市區街鎮協同調度以及活動水準動態追蹤,為治理工作提供全方位、精細化的決策支援。投入使用以來,該治理模式對1.7萬餘條環境問題線索進行了閉環管理,將環境問題識別能力提升至“小時”級,問題線索精準性達到70%以上,實現了全面感知、智慧研判和高效調度。

  區域協同,共繪京津冀綠色發展新圖景

  實施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戰略是新時代國家重大戰略之一,區域協同也是國內外治理大氣污染、應對氣候變化的有效經驗。論壇上,京津冀三地生態環境部門總結了協同治理成效,多年來三地聯防聯控聯治,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綠色答卷。北京優質能源佔比達99.5%,在北方大城市中率先實現基本無煤化,碳排放強度與2013年比下降超50%;天津市打造“零碳”港區,成為全國唯一擁有兩座“五星級綠色碼頭”的港口;河北省累計壓減退出煉鋼産能1.1億噸,建成世界最大的清潔鋼鐵生産體系。2024年三地PM2.5年均濃度較2013年降幅均超六成。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首席科學家柴發合分享了京津冀等重點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的有效做法,為區域協同提供了理論支撐和實踐指引。

  在區域協同治理中,移動源治理是重點領域之一。針對這一問題,“區域共商共治共用清潔空氣”分論壇進行專題探討。英國倫敦、印尼雅加達將分享低排放區的建設經驗,國際清潔交通委員會ICCT、深圳市將帶來關於區域零排放貨運廊道建設、行業車輛全面電動化路徑等前沿研究。京津冀區域也將展示積極行動:北京市大興區、天津港集團和唐山市將分別帶來燃料電池汽車示範城市群建設、綠色港口與清潔運輸體系建設方面的分享。這些案例將為破解區域移動源治理難題提供多樣化的思路和解決方案。

  此外,法國巴黎大區介紹巴黎奧運會期間空氣品質保障技術,上海市介紹長三角區域生態環保協同經驗,展現跨區域協同治理的深度和廣度。

  履約與自願並舉,碳市場碳普惠推動低碳發展

  在“碳市場激勵碳減排、碳普惠激發全民行動”分論壇上,來自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北京市生態環境局、上海市生態環境局、英國大使館、日本東京都環境局、北京市綠色交易所、香港交易及結算所等部門和機構的嘉賓,將圍繞碳市場建設成效及發展經驗作主旨報告。中石油(歐洲)、中國國際貨運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作為歐盟和英國碳市場履約單位代表將分享履約經驗。

  在“碳普惠全民參與”圓桌交流環節,北京、上海、武漢相關部門將分享碳普惠工作機制的創新探索,民生銀行、中和新興能源研究院、螞蟻集團等企業代表將分享不同領域推動全民減排的具體實踐。

  交流中,北京市生態環境局將詳細介紹2025年9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北京市碳普惠管理辦法(試行)》(簡稱“《管理辦法》”)。《管理辦法》對本市個人、家庭、社區在低碳出行、分佈式可再生能源利用等領域的自願減碳行為給予激勵,激發各類主體主動參與的積極性,匯聚全社會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的合力。

  展望未來,引領綠色發展新方向

  韓耕在致辭中指出,清潔空氣、氣候治理是關於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大課題,需要我們攜手應答、並肩作戰。北京市大力實施綠色北京戰略,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實現了從“APEC藍”到“北京藍”的華麗蝶變。希望通過本次論壇,進一步凝聚共識、匯聚合力,為改善空氣品質、綠色低碳發展貢獻更多的力量。

  與會的多國城市代表及“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宜可城、C40等國際組織,高度讚揚北京在減污降碳領域取得的顯著成效,並表示願繼續深化合作,共同推動全球生態環境治理進程。

  未來,北京將持續深化與國際社會的交流合作,以科技創新為引領、以區域協同為抓手,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着力推進京津冀美麗先行區建設,為全球生態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貢獻更多智慧與力量。

  論壇已連續舉辦九屆,本屆論壇規模再創新高,30余場專題報告吸引了國內外500余名代表現場參加。作為生態環境領域國際交流合作的品牌活動,論壇為各地治理經驗走向國際、推廣應用提供了重要平臺,為全球大都市改善空氣品質、應對氣候變化注入了新的動力和信心。

  作為聯合國“國際清潔空氣藍天日”平行活動,論壇同步在活動官方網站上展示。北京市生態環境局官方網站、北京生態環境微網志、京環之聲微網志也將進行直播。

相關推薦

圖集推薦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