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AI通識課新學期全覆蓋

日期:2025-09-01 09:10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AI(人工智慧)通識課全面鋪開,上學不用自帶食具,成長檔案全新升級……新學期,一系列聚焦“減負提質”的新變化將在中小學推開。

  新學期開始,本市1400余所中小學將實現AI通識課程全覆蓋,每學年不少於8課時。最近,各校老師正在為這門新課程做準備。

  “我們根據各年級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設計了感知到創制的螺旋式上升學習路徑,分層設計課程主題。”中關村第三小學資訊中心主任郝石佩舉例,一二年級主打“玩中學”,學生將在語文、美術、音樂等學科中體驗AI創作的快樂;三年級開始認識AI,辨別生活中的AI應用;四至六年級課程從理解AI背後的數據、學習AI演算法,到使用AI搭建一些簡單應用,引導學生從學習者逐漸轉變為創造者。

  配合AI課堂,北京市第十二中學將上線新設備——“智慧助教助學大模型”終端,支援師生實時互動答疑。該校還採購了開源硬體套件,用於學生動手實踐物聯網和簡單演算法開發。廣渠門中學則將生物學、電腦等學科與AI課程結合,從“AI+五育”融合的角度入手,開展AIGC(人工智慧生成內容)輔助美術、微電影、音樂等多種課程。

  中小學部分年級還將啟用新教材,涉及語文、數學、英語、物理等學科。北京教科院課程中心專家説,新教材最顯著的特點是強調“學會應用”和“跨學科實踐”,增加真實情境案例和綜合實踐活動,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跨學科思維。

  中小學生的“小書包”還將實打實的減重——本學期起,中小學生實現免自帶食具。本市持續推進“中央廚房+”供餐模式,對部分學校進行改擴建,挖潛空間設置“微廚”,增設食具洗消設備,並嚴格制定校園食具消毒標準,切實減輕學生和家長的“隱形負擔”。

  從“舌尖”到“心間”,各校全方位關注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新學期,市教委將完善學生成長檔案制度,記錄學生身心發展、學業表現、興趣特長、成長歷程、師生互動、家校溝通等情況,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發展建議。各校將試點設立“成長導師”,結合成長檔案,為需要引導的學生進行“一對一”幫扶指導。(李祺瑤)

相關推薦

圖集推薦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