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機互動的新舞臺來了就不想走 機器人大世界看未來已來

日期:2025-08-25 08:14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位於亦莊的機器人大世界,為市民游客提供了人機互動的新舞臺,多種多樣的機器人、深入有趣的互動體驗,讓參觀者充分感受前沿科技的魅力。

位於亦莊的機器人大世界,為市民游客提供了人機互動的新舞臺,多種多樣的機器人、深入有趣的互動體驗,讓參觀者充分感受前沿科技的魅力。(和冠欣 攝

  手掌觸碰,大門徐徐展開,一隻巨大的機械手從天而降,伸出食指與之相觸,一束光點亮裸眼3D大屏,機械手緩緩抬起。探索之旅開始了。

  走進亦莊機器人大世界的序廳,秦女士的第一感受是:未來已來。“真沒想到,機器人離我們的生活這麼近了!”她説。

  暑假期間,秦女士掐着時間預約,帶着酷愛變形金剛的兒子來看“機甲戰士”。剛步入展廳,孩子就被宇樹G1人形機器人吸引住了。“它好像那個在春晚上扭秧歌的‘顯眼包’,就是矮了點兒。”揮手、快步行走、轉身打招呼,渾身銀白色的“小個子”,身高僅和8歲的孩童差不多,高難度動作卻是樣樣精通。

  秦女士則對倣真人形機器人“小優”印象深刻。“這皮膚上竟然還有毛孔和血管。”她剛用手指碰了碰“小優”的手背,它就説話了:“別吃驚,我還能幫你處理許多家務。”原來,搭載了具身智慧情感大模型的機器人,已經學會感知人類的細微表情和情緒變化。

  “伴隨着機器人産業的快速迭代,機器人大世界也在飛速成長。”北京亦莊機器人科技産業發展有限公司公共事務中心總監朱蕊,一年來見證了展廳的數輪升級。2024年夏天,世界機器人大會開幕式上,機器人大世界啟幕運營。這也是北京市首個全品類機器人展示中心。隨後,朱蕊帶領團隊,接手了展廳的策劃、運營工作。

  起初,2000平方米的展廳裏,只有數十款用作靜態展示的機器人,不能動,更別提與觀眾互動。“這裡不該是一座冰冷的展館,而應該是一個人機共舞的舞臺。”朱蕊説,兩個月後,機器人大世界啟動第一輪升級,開始了“從靜到動”的跨越。

  所以,當秦女士走進機器人大世界時,一切都變得不一樣了:發出語音指令,家庭服務機器人“旺達”就能製作漢堡;手動操作遙控器,四足機器人就能原地打滾、翻跟鬥;線上選好藥品,分揀機器人就能把貨架上的藥品送到顧客手中;還有全球首臺自主式口腔種植手術機器人,機器人化身醫生,給患者種植牙齒。

  能跑跳、能對話,會功夫、會家務,擁有“十八般武藝”的機器人吸引了眾多目光,半年左右時間,預約參觀機器人大世界的游客已達上萬人次,高峰時日均接待超500人。

  “機器人暫時還不能通過彎腰降低高度,裝在腰間的攝像頭可以幫它處理低目標物。”“手術機器人就像給醫生裝上了一隻更穩的手,能夠對損傷部位進行精準到亞毫米級別的打磨。”……上午9點30分,講解員齊琦一天的工作開始了,“最忙的時候,只有吃午飯那20分鐘能坐下。”

  在這裡工作不過半年,齊琦的講解詞已經更新到3.0版。“這個産業真是變化太快了!”齊琦以優必選Walker S1工業人形機器人舉例,2024年10月來到展廳時,這款身高172釐米、用於工業場景的機器人才剛剛發佈;2025年3月,Walker S1已批量進入汽車工廠,成建制地“打工”了。

  展廳之外,一個月一迭代、三個月一變革的機器人産業,走出實驗室,“闖”出了更大的世界。

  在北京安貞醫院通州院區,機器人“藥師”有條不紊地移動着,只要兩三分鐘的工夫,就能把藥品配齊;在玉淵潭公園,機器人“巡護員”負責檢查樹木蟲害,讓櫻花綻放得更美;在煎餅攤上,機器人“大廚”3分鐘就能攤出一張冒着熱氣的煎餅,厚薄軟硬皆宜;在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學,機器人“助教”可以在課下為學生解答各種問題。

  工廠、醫院、學校、公園……北京已支援形成了12類200項機器人創新産品,在134種場景內應用,成為全國領先的機器人技術創新和産業聚集地。

  關於未來生活的變革還在繼續。8月8日,機器人大世界完成第二輪升級,以全球首傢具身智慧機器人4S店的面貌,重新開門迎客。

  觀眾不僅能在一層觀看各式機器人秀絕活兒,也能在二層的“未來互動區”,與機器人來一場體能和腦力的競賽。“機器人投籃又穩又準,我得向它學習。”高中生李鑫剛和機器人完成了一場投籃比賽,滿身是汗,“機器人動作太專業了,還會壓腕投籃呢。”

  “人形機器人的最強陣容都在這裡。”朱蕊説,店內的50餘款機器人,涵蓋醫療、工業、陪伴、倣生、人形雙足等七類,“可以現場體驗、購買,還有一站式維保,買機器人就跟到4S店買汽車一樣簡單。”

  這只是4S店的1.0版,還有2.0版。“吃喝玩樂住,科技旅游的新時代來了!”朱蕊期盼著,機器人大世界能成為新的消費地標,人人都能在這裡感受到前沿科技的魅力。(鹿楊)

相關推薦

圖集推薦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