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為紀念這一重大歷史節點,首都圖書館以“山河入簡紅韻承章”為主題,策劃推出60余場主題閱讀文化活動,通過展覽展示、藝術展演、講座講述、互動體驗、數字專區等多種形式傳承紅色文化,構建面向社會公眾的紅色文化教育陣地。
藝展風華,展覽展演現崢嶸歲月
8月23日,“探尋北京紅色記憶”大型綜合文化活動以展演、展示為序,在北京城市圖書館啟幕。“崢嶸歲月 征程有聲——紅色文藝經典回眸”展演通過“導賞+表演”形式帶領讀者回望紅色文藝經典。展演中,版畫藝術家鄭作良將《延安時代》《盧溝醒獅》等19幅紅色主題書畫藝術作品捐贈給首都圖書館,成為豐富館藏、講好紅色故事的重要力量。以紅色資源入藏為契機,活動發起20場訪談,與包括中央歌舞團第一代藝術家孟於(104歲)、冉莊地道戰民兵李恒彪(98歲)等在內的20位歷史見證者和參與者展開口述歷史採集,留存鮮活的紅色記憶。
同期,活動還把北大紅樓、盧溝橋等12處紅色地標“搬進”北京城市圖書館,讀者可一站激活京華紅色印跡。9月起,北京城市圖書館將推出“紅色家風 薪火相傳”主題展覽、馬克思主義文獻展和紀念《義勇軍進行曲》誕生90周年展,舉辦紅色禮讚歌舞、紅色時代交響等演出。
史話凝思,講堂講壇憶烽火迴響
9場講座將為讀者帶來更全面、更能深入了解戰爭全貌、感悟紅色文化的閱讀場景。“探尋北京紅色記憶”大型綜合文化活動開設4場“薪火講堂”,生動展示中國共産黨人在文藝創作、家風教育、黨史強軍等領域的創新進展,曾擔任錢學森秘書的顧吉環,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第三編研部主任龍平平,周恩來總理侄女、家風傳承者周秉德等專家學者將分享紅色基因的時代傳承與創新實踐。
“首圖講壇”之“銘記歷史 豐碑永鑄”系列講座,將從全球視野、戰略博弈談到人性與社會變遷,試圖打破單一敘事,呈現戰爭的多面性。
親歷薪傳,紅色資源啟多維閱讀
4月至8月期間,首都圖書館組織開展輻射京津冀的12場紅色行讀之旅、全市誦讀大賽和京津冀公共圖書館名家誦讀會,通過實地探訪、薦書導讀、誦讀展演、直播互動的形式吸引349.5萬人次關注參與。
紅色傳承手工坊、紅色創意繪畫、“初心長卷”繪製等活動即將在北京城市圖書館陸續開展,活動以紅色文化為引領,邀請非遺傳承人和中央美術學院導師,帶領讀者進行多項傳統非遺技藝體驗和藝術創作,讓紅色文化實現創新表達。
9月,首都圖書館還將推出館藏紅色文獻數字資源閱讀專區,分戰時烽火、英雄譜係、全面抗戰三大板塊,涵蓋電子圖書期刊、有聲書、音樂、影片、線上展覽等80個數字資源,便於讀者閱讀紅色文獻、感悟紅色精神。(路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