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804個行政村完成環境整治 提前超額完成“十四五”目標

日期:2025-08-23 09:23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十四五”以來,本市新增完成環境整治行政村804個,提前超額完成“十四五”目標任務。8月21日上午,市生態環境局召開新聞發佈會,通報本市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情況。

  “十四五”時期,北京市全面落實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攻堅戰行動方案,從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小微水體整治、生活垃圾治理、農業面源污染防治、農林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等方面,系統推進農業農村污染治理,為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打下了堅實基礎。

  生活污水“分類施策”,根據人口規模、地理位置、污水排放量等,確定了污水治理的三種主要模式。對於規模較大、污水量較多的村莊,建設污水收集管網和污水處理廠站,實現集中收集和處理;在以散戶為主的村莊,三格廁清掏資源化利用,既能解決污水問題,又能將糞污轉化為肥料實現變廢為寶;而對於規模適中的村莊,小型一體化設施可以就近高效解決治理需求。

  小微水體“長治久清”。利用衛星遙感監測農村水體,及時發現水質發黑髮臭、岸邊垃圾堆存等問題線索,按圖索驥進行現場核查,對問題水體開展治理。為防止問題反覆,將農村水體納入河湖水系、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等巡查檢查範圍,形成了“查、治、管”一體推進的閉環管理工作機制。如,順義區建立“全區域覆蓋、全要素統籌、全流程管控”的“三全”工作模式,提升農村水環境品質。通州區建設截污管線,清運堆存垃圾,有效切斷污染源,根源截污與高效治污同步推進。平谷區實施“一坑一策”,有效運用一批“小快靈”工程類措施和“短平快”治理類措施,推動水體長治久清。

  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印發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指引,強化村莊日常保潔,推進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不斷健全農村生活垃圾收集、轉運和處置體系,完善運作維護長效機制。目前,各行政村生活垃圾基本得到有效處理。

  “十四五”以來,本市新增完成環境整治行政村804個,提前超額完成“十四五”目標任務。農村生態環境的改善,切實提高了群眾生活品質。

  另外,針對農業綠色發展、生産可持續性,“十四五”時期,北京市持續加強土地資源保護、推進農業綠色發展,推進有機廢棄物生態迴圈利用,守護好農民賴以生存的根基。

  下一步,北京市將持續貫徹落實《美麗鄉村建設實施方案》,加強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統籌鄉村全面振興與生態環境保護,以“百千工程”為牽引,推動實現全市美麗鄉村差異化打造、特質化發展、全域化提升,厚植農村高品質發展的綠色底色,用良好生態帶動農業興、農村美、農民富。(駱倩雯)

相關推薦

圖集推薦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