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生動實踐在京華”理論微宣講市級示範團巡講活動啟動,在西城區、朝陽區、海淀區、豐台區、房山區和昌平區同步開講。接下來,宣講團將先後在16區和經開區進行巡講,並在9月開展“雲宣講”。
在房山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昌平區委黨校公共管理教研室副教授曹琪分享了昌盛園社區的蛻變:“曾經,小區裏的大部分樓棟無人管理,公共區域衛生是居民自己打掃。我就住在這個小區,換過好幾次樓道燈泡。”
沒想到,轉變僅用了1年。她體驗到了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為社區帶來的巨大變化:“走親式”入戶1000余家、“車輪式”談判600多輪、61天實現違建圍墻全部“零補償”拆除……通過組織引領、凝聚共識、向前一步等舉措,社區治理進入良性迴圈。
“社區雖小,連着千家萬戶。”曹琪説,在北京,像昌盛園社區這樣的治理樣板還有很多,無數基層工作者正在探索超大城市現代化治理的新路徑。
透過鐘鼓樓的保護更新,以小見大展現我國歷史文化遺産的保護傳承;亮馬河從傳統河道到國際風情水岸,再到世界級濱水經濟區,一連串轉變生動闡釋了“人民城市為人民”的理念……本輪宣講中,15名宣講員分為3個分團,聚焦鄉村振興、“兩山”理論、社區治理等內容,通過小切口反映大主題、小案例闡釋大道理,推動黨的創新理論通俗化大眾化輕巧化傳播。
麥子店街道朝陽公園社區居民孟長海聆聽完宣講,感觸頗豐:“亮馬河改造不僅美化了環境,也滿足了我們的日常需求。這兒有健身遛彎的步道、休息的座椅、好看的燈光和夜景。這場宣講由身邊人講身邊事,既有理論深度,又貼近生活,十分接地氣兒。”
9月至10月,“強國復興有我——京華大地的生動實踐”百姓宣講市級示範團和各區、各系統、各單位特色分團,將組成“1+X”宣講矩陣,開展“七進”巡講100場,並開展“雲宣講”。(劉蘇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