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讓歷史説話 用史實發言——國家圖書館抗戰文獻整理成果展”開幕式在國家圖書館舉行。
展覽系統展示了國家圖書館自2012年啟動“革命文獻與民國時期文獻保護計劃”以來,在抗戰文獻搶救、整理與研究領域取得的豐碩成果。包括整理出版成果《中國共産黨黨報黨刊史料叢編(一九二〇-一九四九)》(第一輯),由國家圖書館出版系統收集整理中國共産黨在建黨前後、中央蘇區時期、抗日戰爭與解放戰爭時期的黨報黨刊,為中共黨史、中國革命史和中國近現代史的研究提供更為翔實的文獻資料,生動展現了中國共産黨在全民族抗戰中發揮的中流砥柱作用。其中,《山西省圖書館藏晉察冀、晉綏、晉冀魯豫根據地地圖集萃》中的《太行一分區敵我鬥爭形勢圖》客觀翔實地勾勒出當時複雜的鬥爭格局,《交通幹線略圖》聚焦抗日根據地的生存突圍,再現敵後交通網路的運作脈絡;《抗日戰爭史料叢刊:第一輯》記錄了中國遠征軍對松山戰役日軍戰術的總結分析;《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藏珍稀抗戰文獻彙刊》中,晉中特委組織部部長王孝慈(向宗仁)寫給弟弟向宗聖的親筆信,字裏行間滿是投身民族解放事業的赤誠,折射出八路軍戰士為民族大義挺身而出的擔當。
從戰時南遷護藏到如今推進“革命文獻與民國時期文獻保護計劃”,國家圖書館堅持以守護民族記憶、傳承抗戰精神為己任,截至2025年7月底,已經完成抗戰文獻整理出版成果60種,合計2714冊。
展覽融合展板、實物、掃碼查閱“東京審判”“日本細菌戰”資源庫檔案等多種展示方式,生動呈現抗戰歷程,並設置抗戰主題紀念章、抗戰文獻主題藏書票等特色互動環節,觀眾紛紛在留言墻寫下觀展感悟。
展覽在國家圖書館總館北區二層大廳展出,將持續至2025年10月15日。同日開展的還有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區圖書館、河北省邯鄲市魏縣圖書館、江蘇省南京市江北圖書館、江蘇省南通市崇川區圖書館、江蘇省南通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圖書館、浙江省龍港市圖書館、湖北省武漢市湯湖圖書館,並在“革命文獻與民國時期文獻保護網”同步上線,通過跨區域協同打破地理界限,利用線下實體展與線上數字展的聯動實現資源共用,更讓革命文獻成為鮮活教材,助力抗戰精神廣泛傳播,直抵人心。(路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