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熱度帶動吃喝玩購消費升溫 深夜食堂點燃夜經濟

日期:2025-08-11 08:19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市場·現場

  進入暑期以來,京城餐飲業迎來客流高峰,不少熱門餐館延長營業時間,甚至變更為24小時營業。“不打烊”的深夜食堂成為夜經濟最活躍的入口,帶動吃喝玩購消費升溫。

通州區月亮河小鎮夜市上,游客打卡美食店。

通州區月亮河小鎮夜市上,游客打卡美食店。

通州區月亮河小鎮夜市上,眾多美食攤位為游客提供多樣化選擇。

通州區月亮河小鎮夜市上,眾多美食攤位為游客提供多樣化選擇。(潘之望 攝

  現場

  熱門餐館深夜等位

  9日晚上9點,海底撈三里屯SOHO店二樓,夜間Livehouse(現場演出)開場了。“就是為了看表演特意來這家店。”離舞臺最近一桌食客是一群大學生,為了看這場表演,他們提前3小時就到店裏等着了。

  “第一排是不開放預訂的,先到先得。”該店經理李曉鵬表示。Livehouse一晚只有兩場,晚9點是首場,只見現場約200名食客,拿着熒光棒,跟隨DJ鼓點節奏搖擺,很是熱鬧。

  晚上10點,是很多餐館日常打烊的時間,進入暑期以來,許多餐館延長了營業時間。在費大廚合生匯店,最後一輪排號進來的食客才剛剛落座。“從上午10點一開門就開始排隊,這才剛排完。”店員説。

  凌晨2點,來北京旅行的“特種兵游客”張浩和朋友終於吃上了胡大小龍蝦。“以為12點人就少了,沒想到店門口烏泱泱全是人,前面排了683桌!”兩人落座後忍不住感嘆。

  清晨6點,位於合生匯的巴奴毛肚火鍋最後一桌客人離席。延長至24小時營業後,店裏特意增加了10%的人手,即便如此,接待量也已飽和。這裡深夜營業的火鍋店更多,朱光玉和湊湊營業到凌晨3點,嫩牛家潮汕牛肉火鍋營業到凌晨4點,海底撈營業到清晨7點,共同串起了商場消費地圖。

  變化

  餐飲社交複合體驗

  從小龍蝦店到火鍋店,暑期的餐飲熱並非偶然。面對旅游旺季,餐飲商家積極展開“餐飲+”融合消費新嘗試,讓夜間餐廳演變為“社交+體驗”的複合場景。

  李曉鵬説,Livehouse是5月初上線的。“最初也擔心,吃火鍋的客群會不會喜歡這樣的DJ主題,表演區域設置、表演時長和頻次都反覆研究過。”

  結果,市場反應超出預期。“以前工作日通常有十幾桌訂座,周末有100桌左右,現在周末能有200多桌,訂餐量翻倍。單單二樓每天就有40至50桌訂餐,都是專門來看表演的。”李曉鵬展示了一組數據:7月客流同比增長20%至30%,特別是周末,要等位到凌晨12點半,翻臺次數能達7輪。

  兩年前在三里屯附近一處寫字樓裏開業的魔術酒吧十二都,2025年已經開出3家分店,創始人孟凱棟又招募了好幾位志同道合的合夥人,在各個店裏一邊調酒,一邊給顧客表演近景魔術。“太有水準了!各種想不到,各種猜不透。”到了凌晨2點,還有幾桌顧客尚未離去。

  胡桃裏音樂酒館則在每天晚餐時段為食客帶來現場音樂表演,除了餐廳駐場樂隊,有時也請來知名樂隊演出。暑期以來,酒館每晚客流不斷,等位持續到晚上11點。

  外溢

  餐飲串起消費鏈條

  餐飲的夜間繁榮不是一座“孤島”,而是一把激活整個商圈消費生態的“鑰匙”。以周六晚10點的合生匯為例,臨近打烊時間,整個商場依舊燈火通明,聽不到任何閉店音樂和通知。烤匠門前仍舊聚集着大量客流,718桌顧客正在排號,旁邊的美瞳小鋪,店員還在為路過的消費者介紹産品。

  商場一層和二層的十多家服裝零售店舖中,顧客正熱火朝天地試穿衣服。“只要顧客不走,我們就不下班,想試哪件我給您找。”一位店員表示,晚10點以後營業是常事,基本11點才能關門。

  走出商場,有人在便利店裏買小瓶裝洋酒和冰杯自調雞尾酒,有人在路邊等待網約車,準備去往附近的酒吧、KTV。以餐飲為起點,零售、影院、KTV、便利店、網約車、湯泉等夏夜消費形成吃喝玩購“一條龍”。

  藍色港灣餐飲消費與亮馬河遊船互相帶動,遊船晚11點仍能開航,熱門餐廳仍人聲鼎沸。三里屯太古裏商圈的咖啡音樂節,將眾多咖啡愛好者引入商圈。五棵松華熙廣場的彩色泡泡漫天飛舞,一座“夢幻泡泡島”化身孩子們歡樂的海洋。石景山游樂園以“燈會+美食”的夜游新玩法,吸引大量家庭客群。以餐飲為契機,夏夜商圈迸發出新活力。

  觀·市場

  夜經濟還有挖潛空間

  2019年,本市率先針對繁榮夜間經濟促進消費增長提出一系列舉措;2021年,一批“夜京城”地標、商圈和生活圈形成;2022年,“夜經濟3.0版政策”出爐,首次誕生一批“夜京城”消費打卡地。2025年7月,本市再次提出打造30條深夜食堂特色餐飲街區。

  連續多年來,政策層面擴大內需、促進消費的“強心針”,為激活消費力不斷注入新動能,供給端創造一系列新業態、新玩法,與需求端精準匹配,撬動夜京城更加繁榮。

  數字化也持續賦能夏夜消費增長——網際網路平臺通過熱力圖、直播帶貨等精準導流,釋放夜間消費剛需,將其轉化為商業價值。

  不過,從許多游客在社交平臺上發佈的留言評論可以看出,相關配套服務仍有短板:熱門商圈周邊地鐵線路未配合延時,夜間出行只能依賴打車,而在三里屯、五棵松等熱門商圈,打車排隊不可避免。此外,深夜食堂小龍蝦、燒烤、火鍋佔比高,品類較為同質化,可選擇面較少。

  在多位從業者看來,當前夜經濟熱潮仍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相比於白天時段,夜經濟也有着更大的潛力。北京商業經濟學會常務副會長賴陽認為,夜經濟的特性能為文化休閒帶來不一樣的體驗,可進一步增強商業與文化、休閒、娛樂的聯動,通過餐飲-商圈-城市的三級遞進,促進城市複合型消費發展。(楊天悅)

相關推薦

圖集推薦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