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體育展風采 全民健身“動起來”

日期:2025-08-09 09:09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8月8日,2025年“全民健身日”主題活動全國主會場系列活動在國家奧林匹克體育中心開幕。本次活動以“更廣闊的體育視野、更專業的體育服務、更生動的體育文化”為理念,涵蓋13大板塊、近60項活動,覆蓋超1.7萬人次,通過多元化的活動形式號召更多人“動起來”。

  傳統文化帶來“健身自信”

  儘管一直下着小雨,但絲毫不影響奧體中心熱鬧了一整天。從早到晚,多個全民健身項目展演在園區進行。要説最受歡迎的,當數廣東“英歌舞”和河北“八極拳”。

  在上午的開幕式上,這兩大國家級非遺項目精彩亮相。八極拳招式剛猛,英歌舞舞姿雄渾,兩個獨特的項目將體育與文化相融,為觀眾帶來了一場兼具視覺享受與文化內涵的盛宴。

  英歌舞是潮汕地區廣為流傳、喜聞樂見的傳統活動。它起源於清末,集戲劇、舞蹈、武術於一身,以剛勁、雄渾、粗獷、奔放的舞姿,構成了磅礡、威武、強壯、豪邁的氣勢,同時又以細膩表演刻畫了栩栩如生的歷史人物。

  英歌舞是與廣東省“民拳”——南枝拳相結合的藝術形式,不僅藝術性、觀賞性極強,也頗具健身功能,多數英歌舞表演者都練過武術。“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全民健身也需要‘文化自信’。”廣東揭陽市揭西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肖曉新説,“傳承推廣民族傳統體育,把有地方特色和群眾基礎的項目發揚光大,有助於更多中國人參與到全民健身中。”

  冷門項目也有“科技平替”

  民族傳統體育底蘊深厚,新興數字技術則讓運動健身煥發了時代活力。在奧體中心體育館二樓,各種數智健身器材前排起了長隊。孩子們和健身群眾爭相體驗平時難得上手一試的射擊、賽車、騎馬、翼裝飛行等,在玩游戲的過程中,不知不覺認識和了解了這些項目。

  本屆系列活動期間,“國家奧體杯”全國數字騎行、數字賽艇大賽的線下賽場落戶奧體中心。選手們坐在設備上,盯着螢幕奮力划槳、快速蹬踏,與“線上”對手隔空競技,玩兒得不亦樂乎。

  40歲的姜女士和兒子參與了數字賽艇大賽的親子組角逐,母子倆平日就愛好運動,但水上運動參與不多。數字賽艇為她和兒子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不下水相對比較安全,又很有趣,不像單純練划船機那麼枯燥。我覺得這種形式能讓大家體驗更多項目的樂趣,提升參與鍛煉的積極性。”

  此外,田徑訓練場內的數智跑鞋體驗區也吸引了不少路跑愛好者。大家使用智慧裝備鍛煉,可以實時查看步頻、着地角度等數據,並體驗最新科技在運動監測、移動交互等方面的強大功能。科技賦能,讓運動越來越高效。

  “國字號”訓練場敞開大門

  與往年“全民健身日”一樣,8月8日,國家奧體中心各大專業場館再次向公眾免費敞開大門,千余名健身群眾走進了國家隊的訓練場地。而駐紮在奧體中心的國家女子手球隊也來到國奧生態智慧健身園,化身“健身導師”,從糾正動作細節、講解器械用法到分享訓練心得,為健身群眾提供專業指導。

  從1993年便面向社會開放的英東游泳館,不僅於8月8日免費開放,本月還推出了慶祝“全民健身日”的優惠活動。65歲的魏敏已經在英東游泳館游了快30年,她的女兒小時候在這裡學會了游泳,如今她正打算把已經快6歲的外孫女也送來。“畢竟是國家隊的訓練館嘛,這兒的空間、水質、衛生條件都特別好,工作人員和救生員也特別負責。”魏敏説。作為運動愛好者,魏敏直言“全民健身日”就是自己的節日,“平時一週游一兩次,從來不感冒!每年這天我和家人都來參與活動,明年還要來!”

  對此,國家奧體中心黨委書記林曉華表示,中心作為國家體育總局的訓練基地之一,推動競技體育成果為民共用是分內之事,“除國手互動、場館開放外,國家隊使用的體質監測設施平日也會為群眾提供服務。希望通過這種方式,為全民健身、全民健康作出更多貢獻。”(王笑笑)

相關推薦

圖集推薦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