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公證行業五家黨建示範點紀實

日期:2025-08-04 14:16    來源:北京市司法局

分享:
字號:        

  為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推動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北京市公證協會黨委深入調研全市24家公證機構黨支部規範化建設情況,充分發掘各支部亮點特色,指導推出5家特色鮮明、示範性強的黨支部示範點。在全市公證行業黨建示範經驗交流會上,這些示範點的創新做法與顯著成效得到系統總結與推廣,集中展現了北京公證行業以高品質黨建賦能業務發展、持續擦亮公證服務品牌的堅定步伐,為築牢戰鬥堡壘、激發黨員先鋒作用、服務首都高品質發展提供了鮮活樣本。

  方圓公證處

  “五微”黨建工作法 引領公證工作新實踐

  北京市方圓公證處黨支部創新提出“五微”黨建工作法,以“微”字為切入點,推動黨建與公證業務深度融合,取得顯著成效,被市委政法委評為首批優秀黨建工作法之一。

  微黨課:踐行時代新思想。方圓公證處將“微黨課”作為黨員政治思想教育的重要途徑,聚焦黨建中心任務、理論發展成果、黨員關切及主題教育,引導黨員緊跟形勢、增強黨性。結合公證工作窗口化、服務性特點,由支部委員、黨小組組長、優秀黨員備課講授,深入講解創新理論、價值理念、黨規黨紀及實踐要求,提升黨員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打造忠誠乾淨擔當的公證隊伍。

  微載體:激發組織新活力。緊跟網路資訊技術發展,探索“網際網路+黨建工作”新模式,搭建線上黨建工作載體。建立方圓黨支部線上平臺,開展網上“微”學習、“微”互動;設立黨小組“微信群”,分解黨建工作任務,形成即時性、互動性、共用性的學習交流平臺。近三年,線上推送學習資料300余份,組織學習討論100余場次,拓寬黨建工作渠道,激發組織活力。

  微陣地:豐富黨建新內涵。突出黨員教育實踐特色,從細節和“微”處入手,打造黨員教育陣地。開展“黨員先鋒崗”示範創建活動,選樹“五好黨員”,發揮先鋒模範作用。推出“四心”服務黨建創新項目,引導公證人員樹立執業為民理念。成立方圓青年公證人公益法律志願服務隊,開展志願服務,走進校園和街區送服務、獻愛心。近三年,收到當事人表揚信(錦旗)246件,350多人次受表揚,抓黨建促隊伍強服務,涵養為民情懷。

  微公益:彰顯為民新擔當。把微公益活動作為黨員實踐鍛煉路徑,帶動公證員走進社會。在冬奧會、雷鋒活動月等重要節點,組織青年黨員開展治安值守、普法宣傳等活動。與街道、社區合作,派駐“社區公證服務顧問”,打造“半小時公證服務圈”,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近三年,開展公益普法200余場次,500人次參與,受益群眾超10000人次,彰顯公證為民擔當。

  微典型:塑造公證新形象。注重發現、推樹先進典型,發揮其示範引領作用。推樹“創新之星”“品質之星”“公益之星”等崗位典型,用身邊事、身邊人教育引導員工。近年來,“80後”黨員公證員王濤榮獲“全國司法行政系統勞動模範”稱號、張蕊榮獲“全國公共法律服務先進個人”,公證員陳燕被評為第二屆“北京榜樣·最美法律服務人”,方圓公證處團支部被市局機關團委授予“五星級”團支部、“青年文明號”,展示首都“公證人”以人民為中心、執業為民的良好形象。

  長安公證處

  “三安”黨支部工作法 構建“安”系列公益品牌形象

  北京市長安公證處黨支部創設“三安”黨支部工作法,深度挖掘黨建潛力,充分發揮引領作用,將黨的服務理念深度融入公證公益,“安老”“安群”“安益”三措並舉,強化為民服務實效,以“安”系列公益品牌為支柱,彰顯了黨組織的責任擔當與黨員的先鋒作用,有效提升了黨組織的戰鬥力和社會影響力。

  深化“安老”品牌建設。在應對老齡化社會的深刻變革中,長安公證遺囑中心作為長安公證處黨支部匠心獨運的老年人專屬公證服務品牌,自2017年成立以來,匯聚了一支由黨員引領、公證員精英組成的專職團隊,始終秉持“安老”初心,通過輪值制度確保服務的專業性與高效性,更讓80%以上的老年朋友享受到即來即辦、一次辦結的便捷體驗,讓老年人在省心處覓得安心。

  構建“安群”新生態。在深化社區服務與創新工作中,長安公證處攜手東城區景山街道,歷經十余載合作,構建起堅實而溫馨的“安群”服務網路,真正實現了“公證服務進萬家,法治溫暖零距離”。此外,精準洞察中小微企業的穩健發展、高校師生的法律護航、老齡化社區的溫情關懷、軍營與幼兒園的法治啟蒙等不同社群需求,量身定制專題活動與法律諮詢會,將公證服務的觸角延伸至社群每一個角落,構建起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的“安群”服務體系,依託網際網路與資訊技術提升公證服務的效能與便捷性。

  以“安益”志願者聯盟為引擎,激發青年黨員活力。積極組建並壯大“安益”志願者聯盟,將公證專業優勢轉化為服務社會的強大動力。通過“四項”公益清單,即企業公證護航計劃、鄉村振興助力行動、法律援助直通車服務、公證宣傳月活動,將公證深度融入涉企服務、鄉村振興、法律援助等多個領域。“安益”聯盟不僅是服務的載體,更是青年黨員成長的搖籃。青年黨員們在服務中深化對黨的忠誠與對社會的責任,激勵更多黨員發揮先鋒模範作用,讓公證之光溫暖人心,照亮前行之路。

  東方公證處探索“一二三”工作法 打造“黨建引領 公證為民”品牌

  北京市東方公證處黨支部結合公證服務群眾的行業特點,總結提煉出“一二三”工作法,樹立團結、先進、奮鬥的支部形象,打造“黨建引領 公證為民”的服務品牌,強化黨建引領效能,黨支部各項工作的開展做到“心先明”。

  “一心”: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支部堅守公證為民理念,以服務人民為根本、牢記初心使命,以提高群眾滿意度為目標,着力“為民辦實事”,堅持公益與創新相結合,主動回應群眾對高品質公證法律服務的新要求,紮實做好保障群眾合法權益的各項公證工作。

  “二先”:支部黨建先行引領業務發展,黨員發揮先鋒作用帶頭強化服務。積極推動業務工作在黨的領導下健康發展,推出便民服務舉措,將各項惠民政策落到實處,用心兌現“讓公證多服務,群眾少跑腿”的承諾。着力保障中心工作,聯繫群眾服務民生。致力服務“國之大者”,引領全處以公證力量服務市區政府民生工程,自2016年開始,累計服務30個房屋徵收騰退項目,累計辦理公證12000余件,惠及徵收騰退居民數萬戶。獲批成為“北京市東方公證處公證服務標準化試點”項目承擔單位,並以優異成績通過試點驗收,圓滿完成兩年建設任務,促使公證服務品質和公信力整體提升。要求黨員立足公證工作和崗位實際,為民辦實事,通過建立黨員志願服務隊、黨員先鋒崗,充分發揮“領頭羊”作用。

  “三明”:明確指導思想,堅定政治立場,明確制度紀律,規範工作方法,明確學習任務,提高素質能力。黨支部以完善的支部運作章程為基礎推動支部規範化建設,要求每位黨員提升政治站位,緊跟中央完成各項學習教育任務,不斷提升政治素養,堅定理想信念。建立紅色書屋、談心談話、形象榮譽展示等區域,為支部活動提供堅實的陣地保障;定期組織並積極部署政治教育、警示教育、英模教育、黨史學習教育等活動,帶動全體黨員自覺講政治、學知識、強本領。

  潞洲公證處

  秉承“依法公證、公證為民”理念 形成“三規兩創一融合”的“321”黨支部工作法

  北京市潞洲公證處黨支部充分發揮支部戰鬥堡壘作用,形成“三規兩創一融合”的“321”工作法,從公證行業的核心使命入手,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與公證承擔的職責使命緊密結合,為推動副中心黨建工作創新做出了有益探索。

  強化思想引領,促進政治建設規範化。黨支部堅持思想引領,不斷強化理論武裝,結合年度重點工作制定支部學習計劃,不定期開展談心談話或座談活動,及時掌握公證人員思想動態,堅持以政治思維分析問題、指導工作,確保黨的領導貫穿於公證工作全過程。

  強化責任擔當,促進組織建設規範化。凝聚黨支部的向心力和戰鬥力。定期組織黨務工作者學習、培訓活動,鍛造組工幹部“硬功夫”;每年制定責任清單,提升工作精準度;設立黨員先鋒崗,常態化開展“亮身份、亮崗位、作表率、當先鋒”活動,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

  強化規矩意識,促進制度建設規範化。制定《北京市潞洲公證處開展公益法律服務工作管理辦法(試行)》等一系列制度規範,積極發揮黨組織的引領和監督作用,促進制度建設逐漸規範化。

  創新培訓路徑,增強業務能力。制定《北京市潞洲公證處崗位練兵守則(試行)》,建立崗位練兵長效機制,促進公證隊伍凝聚力和業務能力全面提升。

  創建“辦證難”服務窗口,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由兩名優秀黨員專門接待來訪群眾在辦理公證過程中的急難愁盼之事,積極開門納諫聽民意,及時發現問題,主動解決問題,達到未訴先辦的工作效果,為企業群眾提供優質、高效、便捷的公證法律服務。

  建立黨建引領立公心、黨員帶頭樹公信、創新服務解公需、零跑腿雲公辦、暖心服務益公證的“5G”黨建品牌,將黨建工作與公證服務深度融合。以黨建引領促進公證工作持續創新發展,全面提升公證服務質效,助推副中心高品質發展。

  華夏公證處

  打造“黨建+”三式聯動模式 擦亮“紅色品質公證”黨建品牌

  北京市華夏公證處黨支部積極打造符合時代要求、體現職能特色的“黨建+”三式聯動模式“紅色品質公證”黨建品牌,在提供有溫度的法律服務過程中,積極踐行為民初心。2021年榮獲門頭溝區區直機關“優秀機關黨建實踐品牌”,2025年3月被北京市公證協會黨委授予特色黨支部示範點。

  黨建+學習,夯實思想基礎,錘鍊“紅色”品格。突出政治學習,提煉隊伍“思想純度”。通過設立黨員示範崗、黨員志願服務站,激勵公證處全體公證人員爭當紅色先鋒,推動“紅色黨建+中心工作”模式落地見效。2021年,榮獲“全國巾幗文明崗”“全國工人先鋒號”榮譽稱號。2022年獲2018-2022年度北京市司法行政系統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黨建+服務,打造溫情窗口,秉持“紅色”品質。推進窗口接待標準化建設。開設黨員示範崗,規範服務標準,實現服務受理“零推諉”、服務方式“零距離”,嚴格落實首問負責制等服務制度,確保服務效果。提升黨組織創新力,積極探索公證服務方式向線上線下互補轉變,實行預約服務、到府服務、“綠色通道”服務,“線上”和“線下”服務相結合,確保窗口服務優質高效。

  黨建+擔當,拓展公益服務,續寫“紅色”篇章。黨員幹部堅持開展公證公益法律服務,開通各類綠色通道。服務區中心工作,高效辦理涉棚改房屋繼承公證。在支援中小微企業發展中當好“紅色貼心人”,在石龍中關村科技園門頭溝園設立公證工作站,即時滿足民營企業公證需求。災後迅速推出洪澇災害各項法律服務措施,開通災後綠色通道,設置專門辦證窗口。2022年至今,辦理公證案件5000余件,到府辦理公證近90次,減免相關公證費用,開展公益法律服務1320余次,用實際行動詮釋公證為民理念,為區域綠色高品質轉型發展和災後恢復重建貢獻公證力量。

相關推薦

圖集推薦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