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進貨查驗有了全市統一規範 多區農貿市場試點進貨查驗臺賬電子化

日期:2025-07-31 08:20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本市鼓勵經營者採用信息化手段採集留存進貨查驗和銷售資訊,以此提升食品安全追溯的效率和準確性。目前,通州、朝陽、豐臺等轄區農貿市場已開展進貨查驗臺賬電子化試點,推動實現食品安全數字化追溯。

  近年來,市場監管部門在日常監督檢查中發現,農村地區食品經營者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仍存在薄弱環節,例如部分商戶對進貨時需索要、留存哪些有效憑證不清晰,或索要進貨憑證內容過於簡略,難以滿足食品溯源的基本要求,為假冒偽劣食品滲入農村市場提供了可乘之機。

  為了從源頭阻斷問題食品流入市場,持續凈化農村食品市場環境,市市場監管局近日發佈《北京市食品經營環節進貨查驗記錄和銷售記錄工作規範》。

  規範為食品經營者提供了執行指南。其中,針對不同類別、不同來源的食品,分類明確了需要查驗的供貨者資質證明、進貨憑證、産品合格證明文件的具體內容與要求,使得查驗內容更加精細化。規範詳細規定了食品進貨和銷售時需要記錄的具體資訊項目,方便經營者對照執行,準確履行法定義務,讓記錄要求更加標準化。此外,在追溯手段方面,鼓勵經營者積極採用信息化手段,如實採集、留存進貨查驗和銷售資訊,提升食品安全追溯的效率和準確性。

  為確保規範有效落地,市市場監管局已同步印製統一格式的食品進貨查驗記錄臺賬,重點發放至農貿市場商戶及農村地區食品經營主體。通州、朝陽、豐臺等轄區農貿市場還開展進貨查驗臺賬電子化試點,正在推動實現食品安全數字化追溯,既大幅降低商戶進貨查驗記錄時間和紙張成本,提升市場主體獲得感,又方便消費者掃碼查詢溯源資訊。同時,市場監管部門將利用平臺監管端抽查商戶主體責任落實情況,通過非現場監管方式實現食品安全監管“無事不擾、無處不在”。(張楠)

相關推薦

圖集推薦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