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火路水毀路段正在搶修。
從市交通委獲悉,近期強降雨導緻密雲、懷柔等區多條道路受損阻斷,給市民出行和區域交通帶來嚴重影響。市交通部門迅速行動,全面投入搶險救援工作。
截至7月30日18時,共有水毀點位72處,涉及興陽線、西火路等29條線路,其中57處已搶通,剩餘15處仍在全力搶修中。
密雲11處力爭5天內搶通
本輪強降雨中,密雲全區共有30處水毀路段,是全市交通受阻最嚴重的地區。目前,已搶通19處,剩餘11處力爭5天內全部搶通。
作為密雲區不老屯鎮連接外界的唯一交通幹道,國道234密雲段牤牛河橋涵處在7月27日凌晨3時被河水衝出兩個豁口,導致交通中斷。經過兩天半緊急搶修,該中斷點於7月29日22時順利合龍通車。
這一水毀路段長約120米,受雨情和水勢變化影響,搶修難度極大。搶險現場累計投入84台套機械設備、128人次,填築土石方約3600方。搶險人員採用填壩截流、放置鉛絲石籠、鋪設排水管等方式,最終實現道路恢復通行,為不老屯鎮的物資運輸和百姓出行打通關鍵通道。
作為本輪降雨中受災最為嚴重的鄉鎮之一,密雲區馮家峪鎮的西火路多處中斷,部分路基被完全衝垮,約6公里路段甚至全部消失不見,嚴重影響當地居民生活和救援物資運輸。密雲公路分局投入多臺機械設備,爭分奪秒開展道路搶通作業。
工作人員採用就地取材方式填築路基,挖掘機、裝載機等大型機械協同作業,將山上砂石源源不斷運往受損路段,快速填埋、夯實,爭分奪秒,與時間賽跑,同步開展河道清理工作,避免二次沖刷,造成更大破壞。目前,西火路馮家峪鎮鎮政府通往外界路段已實現應急車輛通行。
懷柔多路段臨時搶通
在懷柔區,連續降雨導致國道111京漠線、國道234興陽線等9條道路受損,共有23處水毀路段,災毀道路長度近30公里。
懷柔公路分局組織調集10支搶險隊伍共600餘人、300余臺套機械,多路並進,晝夜奮戰。目前,國道111京漠線已完成河防口至市界雙向臨時搶通;國道234興陽線多個路段取得進展,其中原琉辛路京加路至東峪段、原延琉路琉璃廟至大河口段等已臨時搶通,並向周邊鄉村公路延伸;范崎路大地至三岔段、四寶路延慶四海至國道335寶山寺檢查站段等多條道路也已完成臨時搶通。
當前搶險工作仍在推進,除繼續攻堅國道234興陽線部分路段,7月30日已開展長司路東辛莊村以上至密雲方向道路搶通,並調派力量向密雲西火路方向突進,爭取與密雲公路分局合力實現道路雙向貫通。同時,對多條鄉村公路開展打通作業。
15處中斷點仍在全力搶修
除密雲、懷柔兩區外,延慶區目前11條縣級以上臨時管控路線已全部通行,但由於仍存在地質災害風險,道路處於主動管控狀態。在平谷區,各方力量正全力推進剩餘中斷點恢復。
此輪搶險中,市交通部門累計出動搶險人員1807人次、設備563台套,同時組織1541人次、723車次對山區公路地災隱患進行巡查和值守。同時,調派無人機支援北部山區搶險。
目前,北部山區共有水毀點位72處(密雲30處、懷柔23處、延慶2處、平谷17處),涉及興陽線、西火路等29條線路,其中57處已搶通,15處(密雲11處、懷柔1處、平谷3處)仍在全力搶修中。
直擊
鑿山填路
7月29日一早,跟隨搶險人員沿111國道冒雨北上,向琉璃廟方向駛去。路面有一些淤泥尚未清理乾淨,幾名養護工人正冒雨鏟淤泥。“昨晚這場雨也不小,出現了一些小型塌方,我們隨時發現,隨時清理。”一位養護工人説。
111國道縱貫懷柔南北,連接懷柔城區與北部多個鄉鎮,是懷柔山區重要的“生命線”。29日上午10時,到達琉璃廟以北約1公里的安州壩一號橋。洪水沖毀了橋梁北側原本的道路,形成一段30余米長的斷崖,寬敞的河道內,泛黃的河流湍急。這處中斷點位於橋梁與路基段交界處,而橋梁又處在河道拐彎處,橋下形成了一道小河灣,洪水不斷衝擊回流,最終將路基掏空。
面對施工困境,搶險單位決定“鑿山填路”。為確保搶險安全,先利用破碎錘對路側山體危岩進行排除,再將清理下來的岩石回填到路基中。
斷橋之上,一輛輛平板車運來混凝土隔離墩。一位搶險人員駕駛挖掘機,將隔離墩一個接一個拋進橋梁前方的河道中。“水流很大,單純用砂石料填充,還是會被水沖走。隔離墩塊頭大,可以用來減緩河水衝擊,讓路基更加穩固。”市交通委懷柔公路分局養護管理科副科長張景星説。
當天,隨着雨勢減小,更多人員投入搶修。“目前這處中斷點我們已經調來2台挖掘機、3台鏟車進行填方,大家爭分奪秒打通生命線。”張景星介紹。
安州壩一號橋中斷點是111國道進京方向最後一個中斷點,111國道出京方向還有一處中斷點,位於湯河口附近的古石溝門二橋。這兩處中斷點均已在30日下午搶通。(李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