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成62個綜合醫聯體、122個市級專科醫聯體 公立醫院改革不斷深化 市屬醫院全部門診號向基層投放

日期:2025-07-29 08:33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原標題:建成62個綜合醫聯體、122個市級專科醫聯體,公立醫院改革不斷深化 市屬醫院全部門診號向基層投放

  平原新城床位數增至每千人5.3張;建成122個市級專科醫聯體;181項醫學檢驗、300項醫學影像檢查結果在152家醫院實現線上互認,2025年1月以來惠及患者近70萬人次……7月28日從市衛生健康委了解到,市、區兩級均建立起由政府主導的深化醫改組織推進機制,“疏解、補缺、醫聯體”三項舉措的推廣,帶來一系列就醫新變化。

  平原新城千人口床位數增14%

  北京的醫療資源正在被盤活,看病住院不用再扎堆兒往城裏跑了。“十四五”以來,安貞醫院通州院區、友誼醫院順義院區、北京口腔醫院新址等9個重大項目開展,疏解中心城區床位2700余張。平原新城千人口床位數從2020年的4.6張增至5.3張,增加了約14%。

  看“專病”也可以就近。兒研所通州院區、兒童醫院亦莊院區、安定醫院大興院區、北京中醫醫院朝陽院區,還有地壇醫院擴建等項目加快推進,一定程度上補齊了兒科、精神衛生、中醫、傳染病等專科資源短板,讓醫療服務供給結構和人民健康的需求更加匹配。

  雙向轉診有了“綠通”。本市建成62個綜合醫聯體和122個市級專科醫聯體。“縱到底、橫到邊”的醫療服務連接成網,優質資源實現均衡佈局和擴容下沉。以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為例,通過城鄉對口支援、醫聯體、網際網路鄉村門診等項目,醫院2024年接受從內部醫聯體轉診的病人1434人次,下轉給基層醫院的病人是4207人次,真正落實雙向轉診。

  152家醫院線上互認檢查結果

  從患者角度看醫療,動動手指就能辦很多事兒了。比如,本市聚焦看病就醫過程中的痛點難點問題,打造“京通”健康服務平臺,從診前、診中、住院、繳費各環節及線上線下全流程推進服務改進。

  近300家醫院統一放號時間、放號周期,發佈兒童門診、康復醫療服務地圖。22家市屬醫院全部門診號源、10家在京央屬醫院50%門診號源向基層投放。2025年年底前,其餘三級公立醫院門診號源也將向基層投放。

  181項醫學檢驗、300項醫學影像檢查結果在152家醫院實現線上互認。2025年1月以來,此舉節約資金1900萬元。117家二級以上醫院設立“一站式”入出院服務中心,方便患者集中辦理出入院手續。209家二級以上醫院實現醫保移動支付,各類醫療機構電子票據全覆蓋。全市2025年網際網路診療量同比增45%。

  遠郊區鄉鎮衛生院24小時服務

  “日常疾病在基層解決”正在變成現實。目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兒科服務基本實現全覆蓋,口腔科、康復醫學科覆蓋率分別達到77%、64%,提供血液透析和胃腸鏡檢查服務的基層機構明顯增加。健康體重管理等也幾乎成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標配。

  到社區看病,不僅因為近,還因為時間充裕。目前,城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工作日延長服務至晚8時,周末正常開診,遠郊區鄉鎮衛生院24小時服務,二、三級醫院門診號源至少提前兩周向基層開放,慢性病患者最長可開具12周藥品長期處方。

  市衛生健康委黨委書記鐘東波介紹:“近5年,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投入年均增長6%。醫保報銷政策向基層傾斜,基層門診報銷比例更高,就診更實惠。同時,本市通過建立績效工資動態增長、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獎勵、農村地區社區衛生服務人員補助,加強了基層醫務人員有效激勵。”(柴嶸)

相關推薦

圖集推薦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